文明一脈漢中起——“文明中國·看漢中”研討會側記-中國文明網
文明一脈漢中起——“文明中國·看漢中”研討會側記
發表時間:2023-12-12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漢江從這里悠悠流淌,綿延千里,潤澤萬物。

  漢中,在中華文明的發展史上不可小覷。劉邦初建霸業、張騫“鑿空”西域、李固匡扶社稷,漢族、漢朝、漢文化,源自這里。

  在中國廣袤的地域上,秦嶺、巴山兩道屏障張開懷抱,把這里孕育成動植物資源豐富的“中華聚寶盆”。

  如何把中華優秀文化傳播得更遠,把陜西文明實踐故事講述得更好?是當地一直思考的課題。

11月21日,“文明中國·看漢中”研討會在漢中舉辦。原茵 攝

  近日,“文明中國·看漢中”研討會在漢中舉辦,與會的各地宣傳部門負責人、高校教授、全國道德模范和中國好人,以及媒體代表進行廣泛交流,探索總結陜西文明的出圈之道。

  理論指導,唱響文明創建的“主旋律”

  “文化有民族性的精華,也有封建性的糟粕。文化為文明的發展提供動力,文明是文化的一部分?!眮碜晕靼步煌ù髮W的陸衛明教授,深入淺出地闡明了文化和文明的關系。

  如何用文化的力量培育文明實踐?安康市在重陽節舉辦“孝老愛親日”主題活動,邀請孝老愛親代表參加,讓他們接受群眾的禮遇和關愛,用身邊事感動身邊人。牢牢把握依靠群眾、為了群眾、惠及群眾的工作理念,安康市的文明創建工作由群眾站著看、拍手贊,再到一起干,唱響了文明創建工作的主旋律。

  陜西文化底蘊深厚,文物遺址豐富,博物館門票常常一票難求。如何沉浸式體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陜西各博物館舉辦“華服日”活動,讓年輕人既能身著傳統服飾、贏紀念門票,又能體驗傳統禮儀、傳播中華文明,讓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

  深入群眾,找到文明實踐的“金點子”

  文明實踐工作干得好不好,群眾點不點贊是關鍵。如何準確表達,又能讓群眾愿意聽、聽得懂?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工作人員跑遍了田間地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金點子。

“文明大篷車”志愿者在婚禮現場表演歌舞(資料圖片)。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供圖

  “文明大篷車”是志丹縣一個響當當的志愿服務品牌。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高昀說,“文明大篷車現在有多光鮮,起步就有多尷尬?!币婚_始,臺上演員比臺下觀眾多。如何打開群眾心房?高昀和同事們走村訪戶,改變了宣講時間和地點,走進村頭集市、傳統節日活動、表彰活動、新婚現場等,得到群眾熱情圍觀。

  回想起宣講工作起步階段,“臺上滔滔不絕,臺下昏昏欲睡?!彼?、面巾紙、扇子等小禮品發了一次又一次,群眾還是不愛聽。

  依然采用走進群眾,深入調研這個法寶。一位退休老黨員給出了建議:“陜北人愛聽民歌愛唱民歌,他們曾用信天游歌唱共產黨,歌唱毛主席。今天,依然可以用信天游歌唱共產黨,歌唱新時代?!庇谑?,一首首加入新歌詞、經過創編的新時代信天游誕生了。群眾張口就能唱,吸引力來了,群眾也來了。

  生動一課,讓文明的聲音更響亮

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范呼秀珍在“文明中國·看漢中”研討會上分享自己的家風故事。原茵 攝

  “碗里不剩飯,桌上不灑飯,一粒糧食一滴汗,粒粒皆辛苦?!睍h現場,與會人員在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范呼秀珍的倡議下齊聲朗誦,做節約糧食的身體力行者。呼秀珍說:“全國14億人,如果每人都浪費一點糧食,后果得多嚴重,每個人都要勤儉節約?!?/p>

  在“中國好人”閆克元的心里,弘揚傳統龍舞技藝,是他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因為優秀傳統文化不能丟。他常年奔波在外,給鄉村、學校送去龍舞表演,培養后繼人才。在現場,已經76歲的他現場表演龍舞,為弘揚傳統文化加油鼓勁兒。

11月21日,“中國好人”閆克元在“文明中國·看漢中”研討會上表演龍舞。呂媛媛 攝

  一次善舉的力量有多大?三秦都市報副社長姬娜講述了自己的故事。中學時,受一位愛心人士的資助,原本沒錢上學的姬娜圓了大學夢。愛會傳遞,會持續擴散。如今,姬娜聯合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為更多的人送去關愛和溫暖。

  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三秦大地寬廣深遠。文明,將賦予這片土地更深沉、持久的力量。(采訪報道組:原茵)

【責任編輯:王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