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構筑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高地” 唱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中國文明網
貴州:構筑新時代文明實踐“新高地” 唱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主旋律”
發表時間:2023-12-26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村超”的綠茵場上,足球的魅力與民族文化交相輝映;“村BA”的籃球場上,鄉風文明新魅力激發出鄉村振興新活力;田間地頭響徹的“黔韻說唱”,讓理論宣講沾著泥土味、充滿煙火氣地飛入尋常百姓家;暑假的易地搬遷社區里,志愿者們正在根據群眾“點單”要求開展一場未成年人防溺水宣傳講座;在“紅色遵義”宣講進農村活動上,紅色宣講員正用鮮活生動的語言,講述紅色故事,傳播文明鄉風......

  近年來,貴州緊緊圍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總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鄉村振興五年行動方案》《關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提檔升級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等工作部署,堅持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為載體,推進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發展,實現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千年之變”鮮活呈現。

  邀請群眾做“主角”,文明陣地處處可見

  “村超”“村BA”火了,黔東南州創新舉措,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持續打好以群眾為主角的文明實踐的“村”字牌,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體育活動、傳統民族文化與文明實踐活動融合推進,潛移默化凝聚群眾、引導群眾,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注入“新內涵”,走出了一條突出文明實踐與民族特色文化相結合的探索路徑,塑造了和美城鄉的新名片。

黔東南州榕江縣“村超”現場。

  在遵義市赤水市,每當村鎮里有紅白事時,“文明提調官”便會前來開展引導工作,倡導樹立文明新風,在服務群眾的同時引導群眾破除陋習,樹立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拔拿魈嵴{官”由群眾會、村民代表會推選產生,平均每個紅白理事會至少有4名以上“文明提調官”,實現“請群眾來商議、讓群眾自己定、交群眾來推行”,得到了當地群眾的積極支持和贊譽。

遵義市赤水市“文明提調官”集中選聘現場。

  一處處陣地擘畫美好生活新圖景,一場場活動潛移默化匯聚文明之力。貴州堅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成為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載體,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圍繞“文體活動、文化特色、文明鄉風、文娛活動、文創產品”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實踐活動,大力實施德治工程、深入推進農村法治建設、深化村民自治“三治并舉”,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讓文明新風浸潤美麗鄉村。

  奏響文明最“黔”音,文明培育入腦入心

  “社會在進步,文明來鋪路,新時代的文明風尚造就新高度......文明新風正氣在網絡傳遞,網絡文明是網絡強國重要的領域......”被大家熟知的龍里縣“黔韻說唱”又“整活”了?!扒嵳f唱”“山歌伴飛新思想”等一批特色宣講模式,正是黔南州聚焦打造“學習傳播科學理論的大眾平臺”,立足地方民族特色,積極組建雙語宣講隊伍,探索出的新模式,調動了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性,讓新思想傳播更接地氣、更富成效。  

  廣場上、樹蔭下、院落里、“云端”間......在貴陽市云巖區,每一處都可以成為“院落里·百姓家”理論微宣講的“課堂”,把理論術語轉換為方言俗語或網言網語,從大量生活“鮮貨”中做“貨真價實”的宣講,講理論、講政策,讓思想優勢疊加傳播優勢,最終實現沒有講臺,處處是講臺;沒有固定聽眾,但有群體受眾。

貴陽市云巖區“院落里·百姓家”理論微宣講現場。

  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一傳就開,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的宣講模式潤物無聲。貴州堅持以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為首要任務,對象化分眾化宣講,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著力培育新型農民、樹立良好家風、淳化鄉風民風、推進文化惠民,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振興。

  推進“雙中心”融合,文明實踐提質增效

  “您好,我們這里是萬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央廚房’,可以向我們介紹你們正在開展什么活動嗎?”“您好,我是龍生社區的文明實踐志愿者,我們現在正在開展的是‘暑期防溺水’專題講座,這是我們通過線上收到的群眾點單后接單開展的。我們將通過‘現場演示+ppt講解+實操指導’的模式,為社區的小朋友們進行暑期防溺水知識科普?!?月13日,位于銅仁市萬山區融媒體中心的萬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央廚房”指揮中心正在與萬山區丹都街道龍生社區開展現場連線,及時了解該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情況。

萬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央廚房”指揮中心。

  銅仁市萬山區按照“能融則融、應融則融、優勢互補”原則,積極探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融媒體中心“兩中心”融合發展,打造“‘兩心’相融·‘心芯’相悅”融合發展品牌,開發兼有融媒體功能和志愿服務點單功能的“萬山紅”APP和微信小程序,同步開設理論宣講、新聞服務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專欄以及線上點單功能,切實提升群眾對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盼群眾之所盼,急群眾之所急,縣級融媒體中心制作的農民群眾急需的農技服務、安全生產、森林防火、文明引導等短視頻和音頻,通過萬山電視臺、視頻號、戶外 LED顯示屏、村村響大喇叭等循環播放宣傳;根據群眾點單,“雙中心”及時組織深入鄉村一線開展送政策、送農技、送法律、送健康、送文化等志愿服務活動,最終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全覆蓋,志愿服務 “零距離”,使文明實踐活動網上網下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培育新型農民,助推鄉村振興。

萬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家風故事分享活動。

  整合優化資源,推動陣地、平臺、終端和渠道互聯互通,貴州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縣級融媒體中心互相借力、互相促進,融合發展,達到“兩心相悅,一體發展”目標,實現文明實踐“實”起來、文明創建“融”起來、志愿服務“活”起來,釋放出從“兩心相融”到“兩心相悅”聯動發展的共贏效應。

  注入“文明創建力量”,鄉村振興穩步推進

  “魚子塘就是當年紅軍強渡烏江的突破口,當時江面狹窄、水流湍急,渡江較難,全靠當地老船工趙子云憑借其多年的擺渡經驗......”在遵義市余慶縣大烏江鎮紅渡村黨性教育基地,紅色講解員正在講解紅軍“突破烏江”的故事。立足紅渡特色,紅渡村利用陣地資源,大力弘揚紅軍長征精神,做好“紅”字文章,講好紅色故事,依托紅色資源和歷史人文優勢,打造鄉村振興“紅色引擎”,讓革命故事、紅色基因激發奮進力量,推進紅色美麗村莊建設。

黨員干部在紅渡村黨性教育基地聆聽紅軍“突破烏江”的故事。

  每天傍晚,在黔西南州興仁市興仁廣場的好人墻、東湖公園的好人長廊等陣地,熙熙攘攘的人群正聚精會神閱覽著展出的好人好事。結合鄉村振興、文明村鎮創建等工作,興仁市通過“樹家庭美德·揚良好家風”“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訓”“培育敬老家風·建設和睦家庭”“慈孝賢代表宣講”等活動開展,涌現出一批孝老愛親、夫妻和睦、團結鄰里的先進典型,不僅成為興仁市鄉風文明的證明,更成為廣大家庭“你追我趕、向好向善”的風向標,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黔西南州興仁市興仁廣場的好人墻。

  典型帶動,讓榜樣的力量引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紅色文化,融入文明實踐,助力鄉村振興。貴州堅持把“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活動作為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文明實踐陣地處處可見,農村環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農村社會風氣明顯好轉,農民文化生活得到明顯提升,有力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農村風貌既有“顏值”、更有“內涵”。 (采訪報道組 張殊凡 多彩貴州網 楊婕)

 

【責任編輯:王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