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面畫風淳樸的文化墻、一座座干凈整潔的農家院、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民俗表演、一戶戶幸福和美的文明家庭……來到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金家鄉伊勒門村,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感受到的是文明友善的新氣象;跟村民談起村里近幾年的新變化,他們的喜悅溢于言表。
黨員帶頭,帶出文明新鄉風
汪金龍是伊勒門村監委會主任,也是一名黨員志愿者,只要一有空閑,他便積極投入到村里的志愿服務中。他說:“咱是黨員,又是干部,推動文明鄉風,咱就得走在前面!”村子里78歲的李文成老人獨居,庭院里沒人收拾,汪金龍看到了,就和志愿者們一起用2天時間將房屋院落清理干凈,老人笑著說:“我這屋里屋外的從來沒這么干凈利落過!”

伊勒門村黨員志愿者義務為脫貧戶清理房屋院落衛生。吉林市文明辦供圖
近年來,伊勒門村成立了以黨員為骨干的志愿者服務隊,開展黨員“亮身份、做表率、比奉獻”活動,增強黨員的身份意識和責任意識,無論是“門前三包”、植樹拔草,還是清理公共區域、拆違治亂,以村里黨員干部為骨干的志愿者服務隊都首當其沖。在帶頭落實示范的同時,他們還督促包保的普通農戶搞好庭院衛生,以“紅黑榜”的形式激勵村民參與環境整治,讓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弘揚民俗文化,激發文明新活力
伊勒門村依據本村特色建起了一座滿族民俗博物館,館內展出了1700余件極具關東風情的老物件,均是村民自發捐贈的。博物館通過開展系列特色體驗活動,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參觀和研學?!坝慰兔刻於加?,基本上都是滿滿的,節假日的時候,整個村里更是十分熱鬧?!北划數卮迕裼H切地稱為“格格”的博物館志愿解員說到。

在伊勒門村滿族民俗博物館內,講解員正在為參觀群眾進行講解。吉林市文明辦供圖
2021年,伊勒門村滿族民俗博物館被評為“吉林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更好發揮民俗文化陣地宣傳作用,鄉黨委組織學生參與基地實踐,通過開辦黨史課堂,舉辦滿族手撕畫體驗與滿語教學及體驗滿族特色運動珍珠球等活動,極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
移風易俗,“易出”美麗鄉村新氣象
“邵姐,小鳳跟陳小處對象,鳳她媽要30萬彩禮,這倆孩子找我來了,我尋思她媽脾氣倔,您給說和說和?!薄敖?,現在都啥時代了你要那么多彩禮,現在婚俗改革了,你看看咱伊勒門村的婚俗新風已經吹起來了”……在伊勒門村黨群服務中心廣場搭建的舞臺上,由村干部和村民一同表演的原創情景劇《娶親》,生動演繹著破舊立新,婚事新辦的故事,臺下的村民們鼓掌叫好。

村民觀看原創情景劇《娶親》。吉林市文明辦供圖
情景劇里的“邵姐”就是伊勒門村的婦女主任邵海萍,她告訴記者,伊勒門村通過各種舉措助推婚俗改革,還在村里開展了“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促進家風建設。像一些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等不文明的現象,現在都少了。
作為省級“婚俗改革”示范村,伊勒門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推選出了由鄉賢、退休教師、老黨員等組成的紅白理事會,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天價彩禮、婆媳不和、鄰里不睦、酗酒賭博等不良現象進行勸導和督查,發揮了良好作用。
通過一系列移風易俗舉措,伊勒門村的村風愈發文明,民風更加淳樸,村民更加幸福。(采訪報道組: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