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創新文明實踐新場景,一項項生動活潑、“抵達率”高的文明實踐活動正在各地城鄉蓬勃開展,文明實踐工作從“有形覆蓋”轉向“有效覆蓋”。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組織開展“文明中國”主題采訪活動,報道組走進江蘇基層城鄉,近距離感受各地如何“量體裁衣”、讓文明實踐“走新”更“走心”。
坐得下的“小客廳”,聽得進的“微宣講”,拐個彎就能遇見的“學習驛站”“理論加油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因地制宜、創新打造群眾身邊的新思想傳播陣地。11月22日,記者走進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幸福驛”,窗外,一江碧水輕撫堤岸;屋內,居民們圍坐在一起,聆聽退捕漁民、長江環保志愿者費長中講述守江護江的故事,“我們喝著長江水長大,如今過上了好日子,更要守護好母親河?!睆呢毟F落后的江邊漁村,到灰塵漫天的工業碼頭,再到現在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好日子看得見、摸得著、過得踏實。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蘇考察,第一站便來到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沿江步行察看濱江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如今,這里建起學習驛站,擦亮“江邊講習站”等理論宣講品牌,讓人們身臨其境地體會幸福生活與城市品質一同“刷新”,大家可以隨時點播“我是冬訓主講人”“學習二十大·基層名嘴說”等系列微視頻。每周“送學上門”的理論宣講隊伍,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講通弄懂,將總書記的關心和牽掛以及家鄉滄桑巨變說給更多人聽。
群眾需求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聚焦漁民增收致富,鹽城射陽縣黃沙港鎮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搬”到漁港碼頭和海鮮大賣場。在“創客中心實踐點”,直播賣貨、直播培訓、創新創業服務等功能一應俱全?!按蠹铱?,賣場兩邊的商鋪門口都有直播設施,我們還在實踐點的二樓設置了8個直播間,幫助漁民開拓線上業務渠道?!鄙潢柨h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洪磊介紹,現在船到碼頭、海鮮到市場,店主可以第一時間就地進行直播,不少“老漁人”成了“新網紅”。越來越多的企業、短視頻達人及返鄉優秀青年人才參與志愿服務,助力推進鄉村振興,有效拓展了文明實踐的傳播邊界。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數息息相關。在鹽城射陽縣市民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文明實踐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貼心“服務”:行政審批的“五聯服務”、不動產登記的“八證聯辦”、項目服務中的“拿地即開工”、惠民服務的“一分鐘快辦”……一站式文明實踐服務,讓群眾少跑路、好辦事,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爸行某闪ⅰ甧路陽光志愿聯盟’,群眾可以通過線上發信息、線下紙筆留言兩種方式傳遞微心愿,由綜合體‘派單’、志愿服務隊‘接單’,更好地解決‘急難愁盼’?!敝驹刚叽斫榻B,近年來,射陽市人社、醫保、不動產、稅務等7個志愿服務小分隊聯合多部門,為殘障人士開設便捷辦事窗口,在綜合體附近增設公交站點方便市民出行,通過辦好一件件“小事”,實實在在地滿足百姓對公共服務的需求,點亮“微心愿”提升“微幸?!?。
文明實踐活動與地方特色文化融合,煥發出全新活力。鹽城射陽縣黃沙港鎮漁港碼頭的“漁港會客廳”,充分融入傳統漁文化元素,打造“‘漁’您相約”等主題實踐活動,讓市民游客“親歷”黃沙港的風貌變遷,感受當地歷史文化的積淀和傳承。在“船說漁港”走廊,小鎮90后青年劉洋鑫指著一面展示墻感慨萬分,“這里收集了從上世紀發展至今的漁船通信設備,是我們祖祖輩輩的生活記憶,看了特別親切,也讓我們年輕人了解了自己的來路?!北Wo傳承家鄉文化的種子,已然在年輕人心里種下:街區廣場成為開展實踐活動的全新平臺,看表演、逛集市、聽大戲,貼心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開展特色漁民畫、織網技藝等傳習活動,讓人們在一座漁港小鎮找到歸屬感和幸福感。
依托蘇州古城豐富的資源稟賦,姑蘇區中街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出“走讀姑蘇”等特色文化志愿服務,由“尋巷人”志愿者帶領人們在街巷煙火間“閱讀”古城?!皞鹘y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相融,讓蘇州將古城肌理保護得如此細膩?!敝驹刚呤Y理告訴記者,近年來,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理論宣講、古城保護、文化旅游、非遺文化傳承、健康養老等服務,讓居民享受到一座古城的美好生活,讓游客體會到原汁原味的江南風情。
隨著平臺經濟蓬勃發展,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打造“暖心之家”,成為南通市崇川區文明實踐推動城市文明建設的一抹亮色?!坝辛诉@個‘小蜜蜂加油站’,我們送完餐隨時可以掃碼進來歇歇腳、給手機充電、加熱飯菜,還可以預約一些生活服務和技能培訓?!痹诔绱▍^圓融商圈的志愿服務點,外賣小哥小伍正在接受志愿者提供的理發服務。最近,他還在商圈的江海志愿服務驛站“融e訴服”工作室,通過專職調解員的公共法律服務化解了一起勞資糾紛,保障了自己的職業權益。
崇川區學田街道南川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倪燕告訴記者:“如今,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已成為城市發展中的活躍力量,在商圈開辟‘10分鐘暖新服務圈’、提供24小時‘不打烊’志愿服務,讓他們充分體驗城市的溫度;我們還聘請快遞員、外賣騎手加入移動網格員隊伍、參與基層治理,他們成為城市文明建設中又一支力量?!保ú稍L報道組:吳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