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榮成:“十里古鄉”盡顯文明之美-中國文明網
山東榮成:“十里古鄉”盡顯文明之美
發表時間:2023-11-29 來源:新華網
字體:
打?。?/a>

  十里古鄉,顧名思義就是以十里鄉路為線,串起區域內特色古村落,連片打造美麗鄉村示范片區。百年古巷、千年古樹、谷牧舊居、元代石墓群……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匯聚于此,呈現出“古風古韻古村落,古宅古巷古人家”的獨特景致。

  近年來,榮成市把歷史傳統文化與文明實踐資源深度融合,打破文明實踐所、站的區域界線,整合文明實踐資源串珠成線、連線成片,發揮全國生態文化村東楮島村、中國傳統村落渠隔村等龍頭帶動作用,輻射周邊10個村莊,打造十里古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展示帶。

   思想育人,打造凝心聚魂傳播帶

  “這里是谷牧同志的舊居,里面建有谷牧傳記館,是威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墩村還走出了十幾位英雄,傳頌著汪口蹈海七烈士、楊家葬海戰等紅色故事······

  近年來,東墩村對部分百年海草房進行保護性開發,建立石島民俗館、六藝館、孔子學堂等展館。同時結合紅色教育,修繕谷牧舊居、打造了谷牧傳記館,成為威海市鄉村振興示范培訓基地、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和威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年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黨員干部培訓百余班次,服務黨員群眾上萬人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榮成市創造性地打造了東墩谷牧舊居、蘇家千年古樹、渠隔百年古巷等扎根鄉土的實踐陣地,真正實現了“群眾在哪里,理論宣講就延伸到哪里”,叫響了銀杏樹下傳習語、百年古巷頌黨恩等特色宣講品牌,讓黨的聲音持續在青山綠水間回響。

資料圖:志愿者在榮成市寧津街道渠隔村的銀杏樹下開展理論宣講。(榮成市文明辦供圖)

  “6月到7月是魚產卵的重要時期,為了魚類的繁殖和生長,也是為了海洋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就有了休漁期?!痹谏蠟澈Q竽翀?,“小螺號”宣講團正在對游客講解休漁期的相關政策。榮成市是全國海洋大縣、漁業重點縣,海洋生態保護等主題成為理論宣講重點。

  在宣講過程中,榮成市還十分注重互動體驗,結合社會熱點問題,依托海洋牧場、清廉家風館等20多處文明實踐基地,用群眾聽得懂、容易學的“鄉音土話”,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特別是“黃金一刻鐘”微宣講模式備受歡迎,宣講員在暖心食堂就餐前、文化大集演出前等空閑時間,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老黨員講紅色故事等活動,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引導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目前,已累計開展各類理論宣講活動2100多場次,受益群眾超過10萬人次。

  志愿助力,打造惠民服務示范帶

  臨近晌午,留村的“暖心食堂”里熱鬧非凡。6名“巧廚娘”志愿者正在為村里20多位高齡獨居老人、殘疾人準備午飯,食材全部由村民、村集體、愛心企業和社會愛心人士捐贈。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志愿者每天直接把做好的飯菜送到家中,并且老人的家庭衛生也由志愿者來清理。目前,榮成市已建成514家“暖心食堂”,解決孤寡老人“一餐熱飯”問題。

  圖為榮成市王連街道東島劉家村的“暖心食堂”(10月27日攝)。新華網 李洪雷 攝

  “己所欲,施與人。一個村就是一個大家庭,哪個家庭沒有老人,我們應該給孩子們作表率,傳承孝老愛親、助人為樂的美德,我們的大家庭才能越來越好?!绷舸逯驹刚邉⒉氏颊f。

  為解決村內老人“吃飯難”問題,崮山前村、留村等建起讓老人免費吃飯的暖心食堂;為助力村莊環境整治,東墩村等取消保潔員,組建美麗東墩志愿服務隊,衛生清理全部由志愿者承擔······

  十里古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展示帶內的各村居緊緊圍繞“群眾需要什么樣的服務,就成立什么樣的隊伍”“志愿者有什么特長,就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兩大原則,各村均成立一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按照各村實際,成立了巧廚娘、巾幗美、垃圾分類等志愿服務小分隊37支。

  隨著十里古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展示帶的深入推進,不僅陣地實現了10個村居全覆蓋,志愿隊伍專業化、服務對象精準化、實踐內容特色化的特點也更加鮮明,全方位滿足群眾多方面的需求。目前,已累計開展理論宣講、清潔家園、科普宣傳、文明創建等各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2400多場次,服務群眾6萬多人次。

  美德鑄魂,打造文明新風展示帶

  春夏時節,渠隔村內,那棵佇立千年的古銀杏樹下,一場精彩的傳統農家婚俗文化宣傳宣講活動吸引了眾多村民的目光。中國好人劉艷芬作為主講人,聲情并茂地向現場聽眾講述該村的婚俗文化歷史,積極引導村民及青少年參與到歷史文化傳承活動中來。七夕節當天,7對情侶自發簽訂了文明婚俗承諾書,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綠色、簡約”的婚俗理念。

  近年來,榮成市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村落和省級傳統村落的文化底蘊,以“十里古鄉”中有著700多年歷史的“中國傳統村落”渠隔村為基地,策劃實施古韻濃厚的農家婚俗文化體驗項目,包括愛情宣誓、婚俗體驗、金婚圓夢等活動,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尚。

  十里古鄉近海臨山,這里的人們既深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又深受現代文明的浸潤,形成了淳樸、誠實、開放、仁善的文化特質。新時代文明實踐在這里一呼百應、繪聲繪色。

  資料圖:榮成市開展美德信用“五進”行動宣講。(榮成市文明辦供圖)

  十里古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展示帶還充分發揮美德信用建設的先行優勢,創新采用“美德信用+”的方法,在各村設立美德信用基金,把村民日常行為列入信用考核,美德信用分值與村民福利待遇直接掛鉤,讓新時代文明新風蔚然成風。

  據介紹,美德信用建設突出正向激勵,對群眾參與志愿服務、好人好事、移風易俗等30項美德行為給予賦分,推出“信易醫”等210多項守信激勵產品。同時在農村搭建信用超市、利民服務社、誠信共享屋等多個美德信用應用場景,提供惠民服務。

  “鄉風文明了,村子自然就富了!”東島劉家村深入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不僅敦風化俗,喚醒了村民世世代代積累的善良、誠信、互助等美德,而且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取得“一星閃爍帶來繁星滿天”的良好效果。

  良好的美德風尚、村風民風吸引多個大企業在東島劉家村投資興業,打造了花田林海觀光基地、普羅旺斯薰衣草莊園等多個項目,集體資產得以激活增值。東島劉家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100萬元,服務群眾能力全面提升。

  以文明實踐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以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帶動農民致富,十里古鄉新時代文明實踐展示帶的生動實踐,讓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鄉村全面振興的含義。(采訪報道組李洪雷 朱津明)

【責任編輯:王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