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中華文脈 創造文藝新篇-中國文明網

植根中華文脈 創造文藝新篇

發表時間:2023-11-14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打?。?/a>

  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鞏固中華文化主體性,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總體性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內涵和實踐意義,以文藝方式傾心書寫新時代“山鄉巨變”,勇攀文藝高峰。

  一個民族要獲得新的突破與發展,必須有主體性和方向感,何況我們是這樣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演進經驗的民族,如果經濟發展帶來了歷史文化傳統的耗散衰落,發展就是不長久的。守住中華民族文化根脈、基本骨架,就是守住了賴以生存與持久凝聚的那股精氣神。世界上一些民族在現代化轉型中的文化根性失守,造成了深度撕裂與持續動蕩不安。在這樣的歷史節點上,接通傳統血脈,創造新的文化,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舊邦新命”。唯有努力扎根新時代新語境,傳承與創新并舉,融通與再造共生,充分打開深具中華美學精神新的審美空間,文藝作品才能開拓新境界。

  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離不開恢弘的歷史觀念、濃重的現實關切,以及融通古今中外的開闊的藝術經驗。學習借鑒、開放包容始終是中華民族大歷史中的基本氣象與格局,我們是一個敢于站立巔峰去眺望欣賞蓬勃諸峰的民族,這是真正的文化自信,更是持續精進的保障。

  任何飛躍都需要從傳統中汲取精髓,推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即是對傳統的接續與超越。在文學藝術界,如何因應生活新變,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基礎上,呈現一種“文明新形態”的精神表達,還需要作家藝術家艱苦卓絕的努力。文明的進步,是一種整體性、結構性的生活方式嬗變,既是宏大的,也是微觀的。一切文明最終都是以人民日用不覺的生活方式體現出來的。無論山川風物怎么改變,人的幸福都是最后的指向。建設具有中華民族精神骨骼并能融入世界格局的現代文明,是文學藝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任務。急功近利、粗制濫造,是文化建設的致命短板。讓無盡小溪去匯聚文明河流,用一沙一石去累進一個民族精神價值的現代標高,才是文化建設的滄桑正道。

  要進一步加強中華文化和文藝“走出去”,把具有世界意義的傳統精髓提煉出來,精心精準地展示給世界;把新創造的精彩華章推介出去,讓人信服這種創造對人類前行的火炬意義。要向世界講述豐富多彩、命運共情的中國故事,展示真切動人、寬博立體的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白叱鋈ァ庇绕湟⒅貙嵭?,不搞凌空蹈虛、“景區打卡”;要追求腳踏實地、落地生根,從而扎實展現出超越文明隔閡的中華文化創造性成果。(陳彥/中國作協副主席)

【責任編輯:朱麗晨】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