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區宙緯路三戒里49號——這是一個歷經百年歲月永葆紅色氣質的地理坐標。

9月26日拍攝的位于天津市河北區宙緯路三戒里49號的覺悟社舊址。新華網 李晏 攝
“這是一座紅色主旋律紀念館,館舍為清末民初多進三合院格局,青磚灰瓦,磚木結構,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1919年9月16日,五四運動高潮時期,20個進步學生為了探求真理相聚在三戒里49號,成立了青年進步團體——覺悟社?!痹谥v解員的引領下,“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來到了天津市河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覺悟社紀念館。
泛黃的報刊、模糊的黑白照片,銹跡斑駁的徽章……400余件藏品生動詮釋了社員們在五四運動高潮中所表現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
“覺悟社紀念館于1986年對外開放,我們走過的每一塊磚,看到的每一片瓦,都是100多年前的原貌。當年就是在這座小院里活躍著一群年輕人,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天津青年運動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卑殡S著工作人員的講解,記者仿佛回到了那段探求真理、滿腔豪情的革命歲月,感悟到穿越百年歷久彌新的紅色氣質。

9月26日,在天津市覺悟社紀念館,工作人員向“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講述一百多年前青年學生愛國運動的英勇事跡。新華網 鐘奕 攝
時間回到今天,覺悟社紀念館仍然活躍著一群年輕人,他們是來自天津市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學生,在館內開展各項公益服務活動,架起紀念館和社會公眾的橋梁紐帶。他們走進企業、走進社區巡回宣講政策理論,打造了一支有活力、有特色、有成效的紅色文化志愿服務團隊,將志愿服務精神和熱情廣泛傳播,吸引著更多群眾參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來。
作為天津市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覺悟社紀念館注重紅色精神傳承,貼近百姓宣講需求,凝聚志愿服務力量,延伸黨史學習教育觸角,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前沿陣地”,以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長期開展群眾性紅色文化惠民實踐活動,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培育時代新人的紅色課堂。
據了解,覺悟社紀念館全年免費開放,在常設展覽之外,常年舉辦時代主題鮮明的臨時展覽,致力于讓紅色文物“活”起來,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9月23日,天津市津灣廣場海河夜景(6張照片拼接)。新華網 鐘奕 攝
和平區成都道以南、馬場道以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與南京路交口以西——這個地理方位是天津市著名的五大道文化旅游區。
“你是中國人嗎?”“是?!?/p>
“你愛中國嗎?”“愛?!?/p>
“你愿意中國好嗎?”“愿意?!?/p>
渾厚有力的發問聲和著清脆響亮的回答聲,“愛國三問”縈繞在五大道黨群服務中心的大廳里。

9月27日,天津市五大道文化旅游區志愿宣講員張振東向新華南路小學學生發出“愛國三問”。新華網 鐘奕 攝
“這里占地1.28平方公里,縱橫23條道路,總長17公里,有風格各異的小洋樓2185棟。五大道是歷史的記錄,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里名人云集,住過著名的教育家、愛國將領、抗日英雄……各界中外名流在這里留下了229處名人故居等歷史風貌建筑,成為中國近代百年歷史的見證?!币晃粷M頭白發的老人正激情飛揚地給一群小學生講述五大道的歷史。

9月27日,天津市五大道文化旅游區志愿宣講員張振東為新華南路小學學生講解五大道的歷史故事。新華網 鐘奕 攝
“孩子們,通過我的講解,你們知道了紅色政權是怎么來的,新中國是怎么成立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擁有的。希望你們繼承革命先輩遺志、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崩先嗣袕堈駯|,今年80多歲,是五大道文化旅游區志愿宣講員之一,常年為游客講解五大道的故事,已經開展義務講解5000余場,先后榮獲“中國好人”、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等榮譽稱號。無數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通過他的講解,不僅了解了中國近代百年風云變幻的歷史,更愛上了天津,愛上了五大道。

9月27日,來自天津市和平區新華南路小學的小志愿者們在五大道文化旅游區向游客宣傳“爭做文明有禮天津人”。新華網 鐘奕 攝
據了解,為推進文明旅游志愿服務,強化志愿服務陣地建設,五大道文化旅游區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和文明單位創建為契機,積極與三盛里、友誼里等社區開展文明共建活動,通過招募志愿宣講員、開展文明旅游宣傳、勸阻不文明行為等,引導社區群眾主動參與景區建設管理,不斷提升文明旅游志愿服務覆蓋面和游客文明程度。同時,為社區送去景區旅游書籍、圖冊、光盤等,使社區群眾能夠主動參與到五大道文化旅游區的建設管理上來,自覺維護景區市容環境和交通秩序,及時制止不文明行為,對天津近代歷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做出了積極貢獻。(李晏 于珊 鐘奕 普韻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