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構建城市文明-中國文明網
河南開封: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構建城市文明
發表時間:2023-10-24 來源:新華網
字體:
打?。?/a>

  新華網開封10月23日電(記者李洪雷 鐘云松)坐落于豫東平原、黃河之濱的“八朝古都”開封,創造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造極于宋的燦爛文化和古代文明。清明上河園、州橋遺址、東京夢華實景演藝……在這里,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歷史文化脈絡觸手可及,處處散發著文明氣息。

  厚重歷史成就文化開封 文旅融合助力文明開封

  在清明上河園大宋校場里,沉浸式劇目《岳飛槍挑小梁王》正在上演,觀眾們對演員的精彩表演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并隨著音樂不約而同地背誦起岳飛的《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資料圖:清明上河園大型實景演出《岳飛槍挑小梁王》劇照。(開封市文明辦供圖)

  據介紹,清明上河園是河南省首家通過旅游演藝劇目來展現宋文化歷史內涵的景區,為封存千年的宋文化提供了傳承平臺和產業依托。

  “近年來,我們進一步深化文旅融合的創新發展。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深度挖掘與保護,引入大量的非遺展示類項目,并建立展覽、銷售、體驗融為一體的市場化展銷平臺。同時引入民間博物館,深化景區的文化氛圍,讓游客在景區游覽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觸摸歷史、感知文化?!鼻迕魃虾訄@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景區逐漸形成了大型劇目震撼化、中型劇目精品化、小型展示劇目景觀化的表演體系,在靜態的宋式建筑和園林景觀中,通過演藝活化了歷史,賦予了人文景區忠于歷史又高于歷史的不一樣的靈魂溫度。

  從清明上河園漫步至開封城墻,仿佛走進了時光隧道,厚重歷史觸手可及。

  據了解,在保護的基礎上,開封市以宋代軍事武備文化為主動線,以愛國、黃河、非遺文化為主要內容,聯合河南省內高校針對不同學生群體共同研發設計課程體系,讓青少年接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學習中華傳統禮儀文化。

  “開封城,城摞城;地上城一座,地下城幾層”,這是開封最為耳熟能詳的民謠。作為開封古城興廢無常的見證,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已入選“2022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這是8月28日拍攝的州橋遺址。新華網發 李浩 攝

  州橋遺址目前共完成發掘面積4400平方米,發現各類遺存遺跡117處。按照“邊發掘、邊保護、邊建設、邊展示”的發展思路,建立了公眾考古研學示范基地,構建出以文物探挖為核心,學術交流為基礎,觀覽探玩變產業的全新文化研學產業模式,充分帶動了中小學生對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及中華文化的愛好。

  百年附小厚植文明沃土 多彩活動培育文明精神

  “開封是宋文化的起源地,為弘揚宋文化,學校音樂組與語文組聯合開發宋文化音樂校本課程——《古詩小唱本》。唱本由15首現行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宋代詩詞匯編而成,每首詩詞都編有曲譜、注釋、詩意、創作背景,還結合地域文化編寫了富有特色的小故事?!遍_封市二師附小校長孫永杰向記者介紹,通過唱詩詞,用音樂的美感理解詩詞,用文化的積淀陶冶心靈,課堂不再沉重,學生趣味盎然,在不斷的熏陶中感悟古詩詞之美,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為配合書香校園建設,我們專門購置了朗讀亭,來鼓勵每一位學生熱愛讀書、喜愛讀書。學校每天的‘相約1345’朗讀者活動就是由一位學生來讀書,他的聲音不僅可以通過廣播傳遞到每間教室,也可以通過這個朗讀亭保留下他的錄音資料,給學生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睂O永杰說。

  作為全國文明校園,開封市二師附小還創新開展了男孩節、女孩節、科技節、讀書節、陽光體育等活動。此外,學校成立了京劇、篆刻、二夾弦、書法、木版年畫、烹飪、舞龍、橋牌、高爾夫、機器人、3D打印等160多個興趣社團,讓學生自愿選擇加入社團,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3月29日,開封市二師附小開展“春之紙鳶 童箏綻放”主題項目化學習系列活動。(開封市文明辦供圖)

  開封市二師附小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是開封市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改革創新思政課進校園教學模式,把“有用、有心、有趣”的思政內容帶進課堂的一個縮影。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20年,開封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僅在2022年,開封市就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建設項目84個,持續開展“快樂成長”——文明校園與鄉村學校少年宮結對幫扶活動,協調全市35所文明校園、1000余名文藝志愿者對口80所少年宮開展音樂、美術、體育等支教志愿服務640次、2560個課時,覆蓋人數4萬余人。

  文明新風“汴”地吹拂 讓“開封好人”遍地開花

  文明實踐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開封市堅持打通宣傳教育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全市累計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0個、實踐所114個、實踐站2424個,實現了陣地建設全覆蓋。

  截至2023年8月,開封市注冊志愿者人數達到50萬人,志愿服務組織隊伍近3000個,每年組織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4.1萬余次。開封市還建有河南省首家市級“黨員政治生活館”,2022年接待參觀100余場次。

  開封好人主題公園廣場(8月29日攝)。新華網發 李浩 攝

  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汴地好人”的強大道德力量和良好精神風貌,開封市建成集中宣傳展示開封好人故事的文化陣地——開封好人公園。

  走進公園,可以直觀看到包括“汴地好人”主題廣場、開封好人事跡分類展示區、開封好人榜發布舞臺、開封好人驛站展示館等,既對入選的所有開封好人進行集中宣傳,同時對事跡感人、影響巨大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5類好人進行分類展示。市民群眾可以通過駐足觀看、手機掃碼、視聽感受等方式,更加深入直觀地了解開封好人故事。

  開封好人公園還設置了造型別致,體現道德力量、文明風尚的景觀小品、藝術雕塑,方便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少年“文明打卡”、現場研學、交流互動。

  一個好人可以帶動一群人,一群好人可以影響一座城。記者從開封市文明辦了解到,自2021年開始,開封市以承辦“中國好人榜”發布活動為契機,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都要以最高規格禮遇、各種措施關愛好人,通過發動廣大群眾積極推薦和選樹“開封好人”。

  目前已累計發布開封好人588位,開封好人先進群體31個,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含提名獎)3人、河南省道德模范(含提名獎)8人、中國好人60人、河南好人79人?!拔拿?65 開封好人榜”微博話題總覽人數達到9577.7萬人次,參與討論人數18萬人次,在全市上下形成了評好人、學好人、做好人的濃厚氛圍。

  全國道德模范郭建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新時代新征程,我要利用銀幕集聚人氣的優勢、堅持為農民輸送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也希望在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上當好‘宣傳員’‘代言人’,把黨的政策傳遞給廣大群眾,把好人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文明之花開遍開封每一個角落?!?/p>

  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 凝聚城鄉發展正能量

  焦裕祿,一個永不褪色的名字。走進焦裕祿紀念館、瞻仰“焦桐”,沿著焦裕祿同志的光輝足跡,感悟熠熠生輝、穿越時空的偉大精神,焦裕祿“為人民服務”的信仰堅守在今日依舊令人感動和敬佩。

  蘭考縣焦裕祿紀念館(8月29日攝)。新華網發 李浩攝

  走進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金明池街道金康社區,記者被一塊寫著“爸媽食堂”的招牌所吸引?!霸谶@里,老年人從鍋碗瓢盆中解脫出來,解除子女們的后顧之憂。我們會定期組織膳食比賽,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來了,都能吃到家的味道?!鄙鐓^黨支部書記劉芳說。

  “我們的‘秘密武器’是以黨建為軸心,從居民群眾需求出發,建設囊括社區食堂、圖書室、有聲讀書館、書法攝影室、健身活動室、心靈驛站、百姓說事點、兒童活動中心、老年大課堂、社區教育中心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眲⒎冀榻B,通過滿足居民群眾對精神建設和文化活動的需求,形成了“15分鐘文明實踐圈”,構建起服務群眾大平臺。2022年10月金康社區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8月29日,金康社區舉辦“弘揚非遺文化 氣功八段錦”進社區活動。新華網發 步堯 攝

  在素有“蘭考小江南”美譽的河南省文明鄉鎮蘭考縣三義寨鄉,記者感受到多個村落宜居宜業和美之景。

  “以前的村子家家戶戶都是高門樓、大院墻,村內道路狹窄,出行很不方便。后來村兩委干部帶領群眾代表出去觀摩學習回來以后,自覺對標,修繕院子、拆除院墻,把院子變成四園(花園、果園、游園、菜園),不僅環境變美了,庭院經濟也發展起來了?!比珖舜蟠?、白云山村黨支部書記陳保超說。

  這是8月28日拍攝的蘭考縣三義寨鄉白云山村白云之家。(開封市文明辦供圖)

  白云山村穩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拆除門樓、空心院315處,圍墻及配房42000平方米,盤活了村內閑置土地,拓展了村莊發展空間,讓村子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傳統村落,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宜居新鄉村,走出了一條有特色可復制的鄉村振興之路。

  三義寨鄉的另一個村——付樓村又是另一番幸福場景。

  蘭考縣三義寨鄉付樓村光伏發電長廊(8月28日攝)。新華網發 趙雙劍 攝

  站在付樓村村口可以看到,一座嶄新的風力發電機高高矗立。付樓村黨支部書記趙六紅說,除了“風車”,在2022年建設了光伏項目,現在已經覆蓋35戶,加上光伏車棚和光伏游園,一年產生100多萬度電,全村年用40多萬度,剩余的全部賣掉,為集體收入帶來高達16萬元的收入。建有屋頂光伏的村民每年可享受1600元以上的補貼,是名副其實的“零碳鄉村”。

  蘭考縣委副書記、三義寨鄉黨委書記陳宣陶說:“三義寨鄉緊抓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機遇,把鄉村建設和鄉村發展進行一體化規劃、整體化推進、統一化管理,建設因村制宜,產業一村一品,從白云山到付樓沿線7個村并聯發展,以生態廊道為基礎,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帶、農村康養示范帶、文旅研學示范帶,‘一廊三帶’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讓村莊更宜居,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p>

  讓焦裕祿精神更加熠熠生輝,開封市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圍繞創建為民目標任務,“十三五”時期財政民生支出累計1281.6億元,比“十二五”時期增長82.7%。

  ——完成老舊小區改造728個,改造樓房5972棟、建筑面積1551.73萬平方米,惠及群眾17.6659萬戶。

  ——加快推進古城保護修繕和城市有機更新,87.7公里沿黃生態廊道全線貫通、慢行系統全部建成。

  ——2020年4月,總投資37.5億元、開封最大的單體民生工程——“一渠六河”連通綜合治理工程全線通清水,市區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全部完成,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圍繞解決群眾如廁難,深入開展“廁所革命”,全面消除城市旱廁,改造農村廁所54萬多座,2021年又提升改造城市公廁153座,以小公廁推動了大文明。

  ……

  黃河奔騰而下,見證著一個個開封好故事;“一渠六河”如一條玉帶,串起一幅幅自然畫卷,“八朝古都”開封的美抬頭可見、俯首可拾,在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良性互動中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的傳承創新之路,鋪展出一幅“新時代的清明上河圖”。

【責任編輯:王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