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榜樣示范增強文明創建“軟實力”——福建省廈門市以榜樣引領推動文明城市創建綜述-中國文明網
以榜樣示范增強文明創建“軟實力”——福建省廈門市以榜樣引領推動文明城市創建綜述
發表時間:2023-09-18 來源:新華網
字體:
打?。?/a>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賦予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近年來,廈門市在樹典型典范、發揮黨員先鋒作用上下功夫,著力打造“銀發學堂”“市民園長”等城市文明品牌,凝聚起強大的榜樣力量和精神力量,不斷以榜樣引領推動文明城市創建。

  “銀發學堂”讓養老變“享老”

  位于廈門市湖里區金山街道的金安社區是廈門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居住區,島內大部分困難群體都居住在這里,低收入家庭占85%以上。失業人員多,且存在年齡大、文化程度不高、家里還有生病的家屬要照顧等問題。

  針對居住區內突出的老齡化問題,社區努力打通為老服務“最后一公里”,提供愛老服務,搭建樂老平臺,讓居民“老有所依”。通過整合各類優質資源,積極打造“15分鐘便民圈”,實現步行15分鐘就能得到醫療、購物、娛樂、教育等服務,同時結合網格化建設,主動上門,將社區服務送到每位老人家中。

這是7月24日拍攝的金山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地方媒體供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學習中養老,在養老中學習”逐漸成為社區老人的養老方式。為此,金安社區依托金山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黨群活動室、社區居家養老室、多功能活動室等,于2013年開辦“銀發學堂”,至今已有10年,學員合計達5500多人次?!般y發學堂”讓多姿多彩的老年教育點亮“銀發人生”。

7月24日,老人們在金山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一起學習歌曲。(地方媒體供圖)

  文化養老是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也是老年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金安社區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拓展教學方法,每年常態化開展歌、舞、太極、書法、國畫、聲樂、鼓類等13門課程,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主題教育活動,深受廣大學員歡迎。老人們在文化學習中互相陪伴、互相照料。

  通過學習和活動,老人們不僅能增長知識、增強體質,還能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每當社區開展文藝活動,“銀發學堂”學員都是藝術擔當;“銀發學堂”培育的文藝隊伍多次代表社區參加市區級比賽,都取得了優異成績;書畫作品也多次發表和參展。

7月24日,鄒世恒與老人們一起寫書法。(地方媒體供圖)

  社區有一位已是古稀之年的“俏老太”鄒世恒,依然活躍在社區的大小舞臺上:她不僅會跳舞,還會編舞;不僅組織成立了社區的舞蹈隊,還義務備課上課;不僅自己從網上購買舞蹈隊的服裝,還學習了音樂剪輯方法,自己充當音樂剪輯師……

  自從跟隨女兒來到廈門,入住金安社區,鄒世恒就用她獨有的熱情和對生命的熱愛,感召了一批社區的中老年婦女。她們跟隨鄒世恒跳舞學藝,不僅鍛煉了身體,還愉悅了心情,舞蹈隊的規模越來越大,腰鼓隊、健身隊、太極拳隊等多支隊伍也陸續成立,成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典范。

  “銀發學堂”增強了轄區老人的凝聚力,社區以組織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以鄒世恒為代表的老年人德高望重、行事穩重的優勢,鼓勵學員做好表率,學以致用,積極加入志愿服務隊伍,認項目認崗位,共建文明典范城市,積極參與潔凈家園、交通督導、垃圾分類、社區治理、科學普及等活動,服務反饋社會。

  金安社區還通過搭建文明實踐大舞臺進一步促進社區文化養老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形成“引導一群老人、帶動一批家庭,影響整個小區、輻射一個社區”的良好氛圍,讓“銀發學堂”不僅成為服務老年人的學習平臺,也成為老年人服務社會、參與文明創建的平臺。

  此外,社區積極發動老年人、邀請老人參與居民代表會議,組建了“鄒奶奶環保驛站”“文明督導隊”等反哺社區的志愿服務隊伍參與社區治理,實現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轉變。

  “金安社區現今共有15支隊伍、3686名志愿者,老年人志愿者占到41%,有7支隊伍隊長是老年人?!苯鸢采鐓^相關負責人對社區志愿者情況如數家珍?!吧鐓^的志愿者太多了,大家都很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只要有空就會來幫忙?!编u世恒說。

  金安社區充分發揮老年人模范帶頭作用,以志愿服務為平臺,帶領更多居民參與小區治理、潔凈家園活動等,變“多方管”為“共同治”,以“微治理”疏通了養老服務的“毛細血管”,以“小切口”探索出社會治理“大路徑”。

  “市民園長”讓人民公園人民管

  廈門市思明區濱湖南路南湖公園的筼筜湖橫貫了幾乎半個廈門島,湖中央的小島像一顆閃閃發光的明珠,鑲嵌在筼筜湖中。白天,一群群白鷺從筼筜湖中心的小島飛上天空,碧綠的湖水倒映著白鷺優雅柔美的身姿,以及湖邊高大雄偉的現代化建筑,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水彩畫。

  過去,這里曾是一個飛鳥魚蝦幾乎絕跡的臭水湖。2015年以前,位于筼筜湖畔的南湖公園景觀破舊,非機動車隨意入園、噪音擾民等不文明現象時有發生,隨意踐踏破壞綠化行為屢禁不止,公園秩序不盡如人意。

  為解決公園管理中出現的困境,南湖公園以“同愛一片湖,共建一個家”為公園治理理念,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為引領,以全國文明城市檢查實地考察場所共建認領為抓手,結合公園物業化管理、公園智慧管理平臺建設等創新管理手段,最先引入“市民園長”創新管理模式,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公園秩序得到顯著改善。

7月25日,市民在南湖公園喝茶聊天。(地方媒體供圖)

  “最開始報名人數非常多,群眾感覺十分新奇,市民園長是什么?都做什么工作?選拔市民園長有什么目的和意義?”筼筜湖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民園長”模式于2015年開始策劃并向社會推廣,搭建起了公園管理者與市民、游客之間的連心橋。由于“市民園長”模式前期宣傳比較到位,“有事找園長”很快被市民所接納,很多疑難事情都得到很好解決。

  從教師崗位上退休的“市民園長”陳磐說:“我的主要任務就是開展文明勸導,溝通交流和督導管理等工作。通過這些工作了解市民的心聲,并向公園反映市民的訴求。監督物業管理的工作,使公園的管理水平越來越高,市民也真實地感覺到,公園比以往更善于傾聽民意了,市民對公園管理的不滿情緒也大大減少了。人民公園人民管,我起到的正是溝通橋梁的作用?!?/span>

  “市民園長”模式運行多年,已在多家公園進行推廣。除了起到紐帶作用,“市民園長”還是公園管理的“第三只眼”,他們一方面接收市民意見,一方面也監督公園管理者是否高效履職。

  “‘市民園長’努力地工作,對我們是一種鞭策和鼓勵?!惫o筜湖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他們每天無報酬在公園工作,以公園為家,對于群眾來說起到了標桿作用,提醒大家更要和諧用園、理性用園、文明用園?!?/span>

  2020年以來,通過與全國文明城市檢查實地考察場所共建單位、南湖公園“市民園長”及其團隊等多方團體共同協作,共開展志愿活動60余場(次),協調解決園區難點問題4個。大力倡導文明鍛煉、文明健身,進一步夯實了南湖公園柔性管理的群眾基礎,“市民園長”進一步激發更多市民、游客參與南湖公園的共同治理,有效提升了公園管養水平和公園溫馨指數。

  同時,廈門市委文明辦制定《全國文明城市檢查實地考察場所共建認領細則》,激發各共建認領單位的積極性。通過實地認領單位與“市民園長”創新管理模式的強強聯合,把周邊各種文明治理力量變為公園管理中的左膀右臂,多措并舉,形成多方參與、多方共管、多方推進的園區精神文明創建風貌。

  昔日“萬頃筼筜水接天,夜來漁火出云煙”的光景令人回味,而今,“萬盞燈火映云天,脈脈筼筜水似綢”讓人贊嘆?!肮o筜蝶變”是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縮影,環境的改善也帶動了社會經濟和精神文明的發展。以一個湖帶動一座城市生態治理,提升營商和人居環境,建設高顏值生態花園城市,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志愿紅”守護最美風景線

  7月至8月正值旅游旺季,風光旖旎的廈門受到全國游客的青睞,中山路步行街上游人如織。為游客指路、供應開水、提供法律咨詢、提供手機應急充電服務……游客深入廈門各處,迎接他們的不只有美景、美食,還有廈門廣大志愿者“不打烊”的志愿服務。

  小善大愛,點滴匯聚。在鄰里守望之間,志愿服務早已融入廈門人的生活。目前,全市共有實名注冊志愿者超97萬,志愿服務團體7000余個,志愿服務項目超11萬個。黨員示范帶頭,匯集志愿力量,就近就便、共建共治共享,用志愿服務讓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及時的關愛,讓基層社會治理更貼實際、更富效率、更有人情味。

  微光成炬,沐光而行。近百萬名實名注冊志愿者積極參與到智慧助老、文明旅游、應急救援、環境保護等志愿服務活動中,成為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這是7月25日拍攝的中山路志愿服務驛站。新華網劉娜攝

  今年1月17日,位于中山路步行街186號店面的中山路志愿服務驛站揭牌并正式投入運行,這是廈門市首個落戶在商業步行街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驛站。

  中山路志愿服務驛站由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中山路志愿服務點升級改造而成,于今年1月1日開始試運行。驛站已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集便民利民服務、社會服務宣傳、志愿服務體驗、城市文明形象推廣等功能為一體,打造成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實踐基地、文明旅游公共服務的便民窗口、城市文明形象推廣平臺。

  中山路志愿服務驛站一年只在除夕休息一天,其余時間都有義工值班為來往的游客與市民提供服務,包括法律義務咨詢、親子志愿服務、中醫專家義診、文明勸導等。

  其中,親子志愿服務是一大特色。福建省五星級志愿者、中山路志愿服務驛站負責人陳建南介紹說:“每逢周末及寒暑假,驛站都會組織親子志愿服務?,F在正處暑假,很多家長都愿意帶孩子來體驗文明宣導,讓孩子用文明語言勸導游客文明出行,同時也讓孩子從小培養文明習慣?!?/span>

7月25日,少年志愿者利用暑假時間參加親子志愿服務。(地方媒體供圖)。

  “放暑假了,我就會帶著我的孩子們來參加親子志愿服務,在得到鍛煉的同時,也讓孩子們知道城市的干凈來之不易,要從自身做起保持良好習慣?!睅е鴥蓚€兒子來參加親子志愿服務的侯先生說,陳建南老師會對小志愿者們進行統一培訓,他不僅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廈門市文明宣傳的榜樣。

  作為一名老黨員,陳建南深知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成立黨支部和黨員驛站后,陳建南不僅在參與每一次活動時將黨徽戴在胸前、亮出黨員身份,還主動為協會黨支部和黨員驛站的定位、職責與分工等建言獻策,當好協會黨組織沒有掛名的“顧問”。

7月25日,陳建南向記者介紹曾經組織過的志愿服務活動。(地方媒體供圖)

  為了擴大志愿服務的影響力,他還努力鉆研志愿服務知識,無償為市、區、街道、社區等各種層次的志愿服務培訓授課,先后講授了《如何發揮黨員在志愿服務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志愿服務條例》解讀等十多門課三十多場次。

  廈門市民在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中感受到陳建南對志愿服務的熱忱。在陳建南和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的影響帶動下,思明區志愿服務隊伍越來越壯大,志愿者人數不斷增多。志愿者的紅馬甲成為扮靚廈門的一道風景線。(劉娜)

【責任編輯:王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