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尖巖村:奮斗不停止 日子甜似蜜丨文明中國·北京密云-中國文明網
北京市尖巖村:奮斗不停止 日子甜似蜜丨文明中國·北京密云
發表時間:2023-08-24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北京市尖巖村:奮斗不停止 日子甜似蜜——一個村莊與一座水庫的相依相連

  正是中午1點多,太陽火辣辣的,一切都被無形無邊的熱氣籠罩著。67歲的第一書記王淑平看到我們,掀起門簾從屋里走出來,開始了對尖巖村的介紹。

  這個位于北京市密云區溪翁莊鎮的村莊,為了保護好北京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密云水庫,在過去的60多年里,經歷了整體搬遷、創業致富、關停產業、再辟路徑。如今,這里已是靠生態旅游重新振興的“全國文明村鎮”。

尖巖村文化墻。賈園園 攝

  這是一個怎樣的村莊,它的發展與密云水庫有著怎樣不可割舍的關系?

告別家園:國家利益永遠至上

  白河西畔,溈水腳下,這里自古就是魚米之鄉,也是尖巖村最初的家園。革命戰爭年代,尖巖村積極投身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被譽為抗日堡壘的“小延安”。村里的稻田、谷子、棗樹、栗子樹遍地都是,村民們的生活相當不錯。

  1958年6月底,隨著國家修建密云水庫的決定,尖巖村的鄉親告別了自己的家園,開始整體搬遷移民。

尖巖村村史館內展示的搬遷村民帶來的部分老物件。

  竹編筐、夾板套、煤油燈……在尖巖村村史館,一個個老物件訴說著尖巖村的搬遷往事。

  在《尖巖村村志》上,記錄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孩子因為搬遷后太想家,把眼睛哭壞了,父母在生產隊干活,疏于照顧,孩子的視力嚴重損壞、無法恢復。如今,孩子長成了老人,青絲變成了白發,對故鄉的思念卻依然如故。

密云人民為密云水庫建設作出了無私奉獻。圖為庫區人民向庫外搬遷(北京市密云區委宣傳部供圖)。

  窮家難舍、故土難離。雖然搬遷新址不遠,但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怎能說走就走?可是,鄉親們心里明白:“毛主席交代的事,咱一定要辦好?!毙』飪籂恐R車,車上坐著老人,母親抱著孩子,尖巖村的鄉親帶著必需的生活用品,僅用了一天時間,就完成了全部搬遷,成為密云區“移民第一村”。

  在老一輩的講述里,王淑平聽了太多感人的故事?!爸灰獓倚枰?,黨中央一聲令下,絕對無條件執行?!彼龍远ǖ卣f。沒有驚天動地的口號,無聲的行動是對黨和國家最無私的支持。

無畏困難:不懈尋求致富路

  手里有糧,心中不慌。怎樣解決吃飯這個頭等大事?

  搬遷后,尖巖村的主要糧食收入依靠小麥。隨著密云水庫逐漸停止農業灌溉用水,村民們關停了用雙手一寸寸鑿出的北山灌渠,陸續退出了小麥種植。

  在鎮黨委和村支部的帶領下,他們轉變思路,靠水吃水,開始發展養漁業。產量最紅火的一年,池塘養魚產量達到5萬公斤。

  王淑平回憶說,上個世紀90年代,尖巖村很富裕,有網箱養魚、地毯廠、花磚廠、服裝廠、毛衣廠等,人人有工作,家家有收入。老百姓的勁頭很高,但是為了保護密云水庫,尖巖村在黨支部的帶領下,義無反顧全部關閉了工廠。

  另謀生路。

0:00
/0:00

王淑平講述為保護密云水庫尖巖村不斷探索創業模式。

  鄉親們把目光轉向了養殖業。干農活、跟牲口打交道,在行!于是,雞場、豬場、牛場開了!幾萬頭豬、幾萬只雞、上千頭牛養了!在鄉親們的眼里,它們就是致富的希望。但隨著密云水庫的保護升級,他們含著眼淚,再次把雞場、豬場、牛場全部關閉。

  再后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密云區保水措施更加嚴格。養漁、養殖都行不通,尖巖村成為了全鎮唯一的低收入村。

  鄉親們很苦惱:靠水不能吃水嗎?致富的道路,到底在哪里?

找對路徑:護好“一盆水” 端穩“生態飯”

  站在密云水庫的堤壩上,放眼望去,在綠色如墨的樹木環繞中,水庫宛似一個看而不語的典雅文物,碧水蕩漾、銀光閃爍、不時有顏色形體各異的飛鳥從水面掠過。

0:00
/0:00

王淑平講述尖巖村利用生態優勢帶領村民致富。

  誰說靠水不能吃水?不是。只是需要換個“吃法”。

  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開展,尖巖村吃透政策、挖掘特色,把重點放在了休閑旅游,打造栗子盛宴、特色民宿。民間花會表演也成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尖巖村精品民宿。賈園園 攝

  為了提升游客體驗,尖巖村邀請專業團隊,在街道的墻面上做了漂亮的彩繪。把百姓閑置的房屋租賃過來,精心設計經營,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給百姓分紅。

  錢鳳云是村里第一個搞農家樂的,“剛開始的時候沒幾個人來,現在村子知名度越來越高,房間都得提前預定,還得先付訂金,根本忙不過來?!闭f起這些年的變化,錢鳳云笑得合不攏嘴,問她一年能收入多少,錢鳳云仍然哈哈一笑,不為外人道。

密云水庫(北京市密云區委宣傳部供圖)。

  游客的大量來訪,讓村民嘗到了“吃生態飯”的甜頭:綠水青山真的變成了金山銀山。

  以前,靠著水庫,富過;為了保護水庫,也窮過?,F在,護好了水庫,日子一年比一年甜。密云水庫在鄉親們的眼里,是驕傲!而經過了這些變化,大家更加明白了:以前的做法是竭澤而漁,現在“吃生態飯”是長長久久。跟著黨和政府走,永遠沒錯!

  談起尖巖村下一步的發展規劃,王淑平說,“我們的目標是繼續發展生態經濟,個別富不算富,要讓大家的錢包都鼓起來,精氣神都更足!”

尖巖村村史館院墻(北京市密云區委宣傳部供圖)。

  村史館的院墻上,“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八個大字鮮紅醒目。(采訪報道組:原茵 賈園園)

 

【責任編輯:王鈺】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