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窨井蓋堵了,請通知維修”“上午給十多位老人送重陽糕”“垃圾桶滿溢,要盡快處理”……國慶節放假,76歲的孫曉明卻忙得腳不沾地。這位擁有50年黨齡的老黨員覺得,為社區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每天最開心的事。
孫曉明是常州經開區戚墅堰街道“741”志愿兵團的一員,自“兵團”成立以來,活躍的注冊志愿者,已有2989名。
“741”,名稱取自“戚墅堰”三個字的方言諧音?!?41”志愿兵團寓意:鍛造“7”支鐵軍,活化聯盟共建、陣地打造、項目實施、品牌內涵“4”大維度,共建“1”個美好家園。4年來,“741”兵團吸引了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們,他們在城市各處閃爍著微光,在最需要的時刻成為溫暖人心的燈塔,構建了共育、共融、共情的志愿服務格局。
7支鐵軍,凡人善舉匯暖流
“老師,你從什么時候開始收集這些門票的?”“這張門票后面有什么故事嗎?”2月24日下午,戚墅堰東方小學二(1)班的教室里,迎來了一位特別的老師——來自戚墅堰街道花溪社區“能人幫幫團”的張漢明。
張漢明是“741”兵團一名志愿者,也是當地頗有名氣的“門票達人”,50多年來收藏了3萬多張各類門票,其中不少和紅色主題相關。當天,他圖文并茂地帶領學生們沉浸式體驗,感受家鄉的底蘊和祖國歷史,講述紅色門票背后的紅色故事。
“學校和社區共建,引入有專長的志愿者,補充了教師資源,豐富了課后服務內容,也讓孩子們開拓了眼界,長了見識?!逼菔邧|方小學副校長高麗娟說。
像張漢明一樣,各展所長的志愿者遍及戚墅堰大街小巷?!?41”兵團吸納了退休職工、退役軍人、社會組織等身邊力量,細分服務領域。打造了理論戚騎兵、文藝輕騎兵、陽光幫扶團、便民勤務兵、特戰沖鋒兵、鐵騎救援兵、法安護航兵等7支半職業化志愿隊伍,逐步實現了志愿服務由零散到系統、由簡單勞動型向專業服務型轉變,讓志愿服務開展長效有序。
在馬路上疏導交通,在黨建文化公園開展理論宣講,為獨居老人送藥上門,為居民開展健康義診……依托“先行講壇”“8號訓練營”等平臺,志愿者“鐵軍”獲得惠民政策、法律法規、家政服務等知識培訓,在文明創建、疫情防控、重點項目中主動融入、積極作為,為基層治理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凝聚合力,“誠”就居民幸福圈
“汪爺爺,這個智能水表可以監測您的居家用水情況,若監測到異常會將預警信息發送到社區工作人員和您的緊急聯系人手機上,我們就會馬上來看您!”中午,花苑社區工作人員李東鳴來到老人汪宗懷家中,查看智能水表運行情況。
李東鳴口中的“智能水表”,是常州通用自來水公司作為街道的“志愿發展合伙人”,面向街道高齡獨居老人推出的“智能水表遠程監測”項目,高效解決了獨居老人居家養老的部分難題。
“我們引入了公檢法、教育、醫療、企業等資源,已有45家聯盟單位成為志愿發展合伙人?!逼菔呓值缊F工委書記費穎介紹,街道老齡化程度較高、老舊小區多、治安情況較復雜,便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打造15分鐘志愿服務圈,讓更多人在家門口、于細微處感受溫暖。
“活動非常多,都忙不過來了?!弊罱?,怡情書畫院負責人桑九偉帶著書畫院的志愿者們,忙著策劃“喜迎二十大 丹青頌中國”繪畫展覽。桑九偉說,書畫院成立以來,得到了街道的引導和扶持,如今已成為本地頗有影響力的文藝志愿服務團,他們用畫筆描摹家鄉風貌,抒寫心中的熱愛,吸引了一幫群眾“粉絲”,其中不少人被書畫院免費收為學生。
桑九偉說,家門口的“15分鐘志愿服務圈”,“圈”出了自己的充實人生,也“圈”出了附近街坊們的美好生活。
今年以來,街道凝聚各方合力,已為70歲以上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表,造福275戶居民;為307個特殊群體安裝了門磁、煙感、智能手環等設備,網格志愿者實時監測,全天候服務;派出所、物業公司、檢察院等單位輪值駐點的“老兵網調站”,成功調處各類糾紛172件。依托小紅館、共享客廳等13個志愿驛站,“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已經成為居民共識。
守望相助,凝結強大“鄰聚力”
“今天花了50積分,還剩500積分?!倍宋绻?,戚大街社區居民司小三來到新時代購物超市,出示一張“同心卡”,用里面的積分“購買”了2袋蛋黃肉粽??ㄉ系姆e分,是前階段擔任社區防疫志愿者時獲得的。端午期間兌換積分的社區志愿者,還能享受8.5折優惠。
今年4月起,街道“同心聯盟”啟動,構建積分激勵體系,向志愿者發放“同心卡”,用“積分抵扣”的消費形式回饋志愿者,激發其參與熱情。在微信小程序“同心聯盟”志愿服務平臺上,可以看到志愿者信息、發布志愿活動、發放或扣除積分、查看兌換記錄和排名。
“同心聯盟”吸納了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江蘇廣電、新時代購物超市、隆隆精選批發超市等十多個愛心商家,涵蓋醫、食、藥、用等消費領域?!拔覀冊诤釉飞鐓^有5家店,方便志愿者們就近兌換商品,為志愿服務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甭÷【x批發超市店長查磊鴻說。
一束光可以照多遠?在戚墅堰街道黨工委書記潘俊看來,向上向善、幫助他人,凡人微光可以匯成愛的火焰。
“建立志愿服務長效機制中,搭建‘供需之橋’,建立‘助人自助’制度很重要?!迸丝≌f,志愿服務是基層社會治理的一支重要社會力量,它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著價值引領、道德塑造、矛盾化解、民生服務等多種治理功能。通過貼近、精準的志愿服務,有效激發了社區居民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調動了協同參與公共事務的主動性,讓社區既成為“生活共同體”,也成為“治理共同體”。
平凡生活中,志愿服務如何常態化?潘俊說,政府作為規劃者、推動者、監督者,從政策上給予支持,從法律法規上加強管理和規范,鼓勵志愿服務組織自主發展。各類志愿服務組織要發揮聯系政府和社會的中介作用,負責組織、協調、管理和規范各類志愿服務資源。
一身紅馬甲、一個大喇叭,成為讓人安心的身影;無處不在的“志愿紅”,點亮了城市,也溫暖了每一個人的心。在戚墅堰,一茬又一茬向上向善的力量拔節生長,志愿者們在活動中成長,也在成長中散發光與熱。(劉懿 蔣燕 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