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延伸到哪里”。今年以來,山東省淄博市按照“五有”(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標準,以“五為”志愿服務為抓手,以“五聚”(電影、圖書、表演、宣講、人氣向文明實踐中心聚集)為理念,高品質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個、所88個、站2937個。其中,“五有”標準覆蓋達標率占98.43%。
歡樂五聚
聚出滿滿幸福感
茶余飯后,鄰里鄉親坐在一起,嘮嘮各自的家務整理經驗、養花種植體驗、敬老育子心得……日前,高青縣木李鎮首個“文明實踐家庭站”迎來“鄉村美學微講堂”,宣講員就是這個“文明實踐家庭站”的女主人。
為進一步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高青縣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積極打造“一鎮一品”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木李鎮的“文明e家”包含理響木李、德耀木李、情暖木李、文潤木李、恩澤木李五大板塊,通過開展“文明實踐·歡樂五聚”等多種活動,打造群眾最愛去的“百姓之家”。
今年以來,淄博全面貫徹落實全省文明實踐“五聚”“五為”工作要求,首批在全市遴選出百項“歡樂五聚”系列活動、500余項“五為”志愿服務重點項目。依托全市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團隊,優選一批電影作品、實用圖書、表演節目、宣講項目等精品力作,廣泛開展觀影、閱讀、演出、宣講和志愿服務等文明實踐活動。
各區縣聞令而動。臨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統籌線上和線下,策劃發布了5月份50項“歡樂五聚”活動項目。博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緊扣文明實踐“五聚”工作要求,策劃發布了150項活動項目……
五一假期期間,各區縣立說立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張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區文旅局開展“‘云’享演出”線上文藝演出;文昌湖區組織各級文明單位、村鎮、校園開展有序擺放共享單車、撿拾綠化帶垃圾、清理小廣告等“集聚人氣之地”志愿服務活動;沂源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縣博物館推出線下流動博物館,并設計制作了“沂源文物古跡展”和“沂源近現代革命史跡展”兩個展覽,把文明“送”到群眾家門口。
匯聚“紅”流
志愿服務“精準滴灌”
一杯熱水、一只口罩、一瓶消毒液、一份熱乎的午餐、一根充電線、一把休息的椅子……如果你是一線勞動者,亦或是來到淄博的朋友、逛街累了的市民,看到有“愛心驛站”標志的商戶或店鋪,都可以進去歇歇腳、乘個涼、喝杯水。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一群人溫暖一座城。
張店區把志愿服務納入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按照“月月有主題”的要求,打造了12個文明實踐活動主題,并力爭將300余家“愛心驛站”打造成張店志愿服務的新名片。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在淄博,一個個有城市溫度的志愿服務隊伍,形成了志愿服務“磁場”效應,一個個志愿服務項目成為推動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
“喜迎二十大·啟航新征程”理論宣講項目、“為民辦實事·情暖夕陽紅”老吾老項目、“牽手圓夢·陽光成長”關愛少年兒童項目、“暖心·同行”關愛困難群眾項目……第一、二季度,淄博市發布深化“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180個重點項目,涵蓋“五為”方方面面。
今年以來,淄博市以打造“五為”志愿服務品牌為抓手,建立“五為”志愿服務項目庫,開展“公益創投”,先后打造“夢響淄博·千愿成真”關愛孤困境兒童、“紅色星期六”“市民文明巡訪”等志愿服務品牌活動項目,全市組建志愿服務團隊7500余支,線上累計發布“五為”志愿服務項目6.5萬余項,推選各類志愿典型1300余個。
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遭遇戰”“阻擊戰”中,全市組建“齊心抗疫”志愿團隊5700余支,50余萬人次志愿者就近就便參與人員管控、環境消殺、秩序維護、核酸檢測、物資配送、心理疏導、線上宣傳等志愿服務工作,筑牢了志愿服務愛民護民的“銅墻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