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內蒙古準格爾,你就會欣喜地發現這里匯聚著多種色彩:碧空萬里的“準格爾藍”,協調發展的“生態綠”,處處可見的“志愿紅”。
一襲紅馬甲,一顆火熱心,他們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服務,用愛繪就“幸福之城”的溫暖底色,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農村的田間地頭,那一抹鮮艷的“志愿紅”頻頻閃現,從理論宣講到交通引導,從幫扶助困到疫情防控……群眾有需要的地方,就有志愿者的身影。他們身穿紅色馬甲的背影,溫暖了這座城,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志愿之風的吹拂,在為城市注入文化內涵的同時,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群眾的一言一行,引導群眾自覺成為文明實踐的踐行者、宣傳者。
從“一抹紅”到“一片紅”,志愿服務遍地開花,志愿服務精神無限傳承。目前,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共有54800多名志愿者、160支志愿服務隊伍、307個志愿服務項目,服務總時長2054048.7小時。
強隊伍,激發志愿服務新力量
5月8日,準格爾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準格爾旗領航學習小分隊在湖東智慧公園聯合開展“永遠跟黨走· '喜迎二十大 奮斗新征程'”空中宣講活動。通過無人機錄音喊話功能,宣傳黨史知識、黨的政策、習言習語、紅歌、非物質文化遺產漫瀚調等主旋律內容。
5月12日,十二連城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志愿服務隊免費為天順圪梁村發放、施撒有機肥,進一步改善耕地土壤,確保農作物增產增收,為提升耕地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像這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準格爾旗每天都在開展。
準格爾旗積極探索建立部門“主建”實踐中心“主戰”、宣傳部、文明辦牽頭抓總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機制,充分利用自治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揮調度系統、新時代志愿服務點派單系統、“志愿北疆”志愿者注冊系統,不斷優化整合各類登記注冊平臺以及旗內信息管理平臺,推進各平臺數據互聯互通、高效利用。
通過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機構實體化建設,選優配齊各所、站工作力量。圍繞人民群眾所需所盼,創新打造群眾喜愛、便于參與的活動載體,開展理論宣講、文化輔導、科技培訓、法律咨詢、醫療保健、體育健身、扶貧濟困等志愿服務活動,打通服務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凝聚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一個個理論陣地、一次次暖心服務、一樁樁惠民實事,志愿服務圍繞百姓所需,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準格爾旗不斷發展壯大志愿服務隊伍,不斷拓展志愿服務領域,健全完善注冊培訓、需求對接、項目運行、嘉許回饋等制度,推動志愿服務朝著規范化和制度化邁進,截至目前,全旗注冊志愿者人數達54899人,其中五星級志愿者123人,志愿服務組織160個。2017年至2021年年底,命名表彰旗級志愿服務先進個人56名,志愿服務先進組織、項目和社區14個;呂海英被評為全國最美志愿者、全國優秀五星級志愿者,準格爾義工協會獲評為全國四個100最佳組織,“助學·筑夢·鑄人”獲評為全國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授人以漁”項目被評為全區“我幫你”志愿服務大賽一等獎,13個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受到自治區表彰,11個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受到全市表彰;8個志愿服務站點成為全市志愿服務示范站點,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成為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站,2個志愿服務項目入選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項目。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群眾需要什么,志愿服務就提供什么。志愿者不斷播撒著文明的種子,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創形式,打造文明實踐亮品牌
志愿服務,弘揚文明新風,描摹文明底色,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添彩。扶貧濟困、助老助殘、教育助學、社會援助、社區、鄉鎮服務、環境保護、社團交流等有準格爾義工協會、陽光志愿者協會;道路救援、抗洪搶險、民兵應急、軍事訓練等有準格爾旗安達救援隊……各個領域都可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準格爾旗結合全旗黨史學習教育,以“我為群眾辦事主題實踐活動”為落腳點,以群眾最需求的問題入手,推動“我幫你”志愿服務融入各基層黨組織,以“我為群眾辦實事”“我幫你”品牌實踐活動為抓手,有效發揮18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常備志愿服務隊力量,組織開展宣講、咨詢、文化演出、義診、義剪等活動,讓文明實踐惠及基層群眾。組織全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常備志愿服務隊、社會組織就新時代文明實踐管理運行及志愿服務工作以及文明實踐微信小程序等方面內容開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業務知識培訓會。通過實施“禮讓交通勸導”、“青感恩、學孝道”等志愿服務項目,著力解決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一系列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引導青年積極投入到志愿服務中,推動準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品牌化、常態化。
小善漸而大德生。志愿者,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匯成一股力,聚成一縷光,照耀著準格爾這座文明城。志愿服務精神,正日益成為城市的精神氣質,弘揚與涵育志愿服務精神的文明美景綿綿不絕、處處“花開”。(賀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