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陜西省銅川市在全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做好春耕生產工作。隨著全市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宜君縣、王益區、印臺區正在陸續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為搶抓農時,銅川市各區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志愿者們積極奔走在田間地頭,開展疫情防控宣傳、農業實用技術指導等文明實踐活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在這個“寒冷”的春天里,煥發出一派春意盎然的生機。
王益區
田地里綠油油的麥苗隨風舞動,王益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身穿耀眼的“紅色馬甲”活躍在田間地,到田間地頭開展春耕活動的同時,還不忘給村民宣傳防疫防控知識。
在塬畔村的櫻桃大棚,遠遠地就聽到志愿者在向果農現場講解果園管理知識。另一草莓種植戶的草莓剛成熟疫情就發生了,采購商沒有辦法上門采購,但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們幫著協調解決草莓收購問題,這兩天將陸續把成熟的草莓送入聯系的市場、商超進行銷售,不僅保住了種植戶辛苦種出的草莓,更是為種植戶增加了收入。
耀州區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耀州區克服疫情影響,以農技專業人員、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引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農時開展精細化科學管理,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不誤、兩促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專業技術志愿者通過線上服務,積極引導農民群眾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從事農業生產,保障春耕春播不受影響。
在疫情影響下的特殊時期,石柱鎮惜時節、抓機遇、想辦法,以層層抓落實的實際行動,全力以赴保障春耕春產有序進行。石柱鎮集中全鎮醫護力量,對全鎮村組進行全員核酸采樣,在做好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逐步有序組織群眾開展春耕生產。并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態勢,對沒有重點人群管控的村組,明確群眾活動范圍,隨時調度生產節奏,引導農民做好個人防護,強化生產組織,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干活,做到不聚集、不流竄。
寒冬已去,春回日暖。沉睡越冬的小麥開始慢慢恢復生機,“與天爭時,與地爭利”“一粒入土,萬粒歸倉”的春耕生產也陸續開始。當前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耀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緊緊圍繞疫情防控,為春耕生產開辟“綠色通道”,確保農業復產兩不誤、兩手抓。
宜君縣
在彭鎮西村銅麥六號示范基地,已經返青的小麥長勢良好。為確保今年夏糧的豐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全縣小麥進行苗情、墑情、蟲情調查,科學制定春管技術要點,因苗施策,指導群眾開展以施肥、碾磨、中耕、化除為主的小麥春季管理,加快推進農業穩產增產,帶動群眾增收,為全縣第一料夏糧的豐收提供科技支撐。
在宜君縣宜陽街道十里鋪村農化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西瓜大棚里,志愿者和工人們正在栽植今年的首批西瓜苗,大家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各項要求,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
印臺區
在王石凹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在堅決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全面有序推進春耕備耕,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戶春耕播種,全面推動春播備耕和農業穩產保供工作。
阿莊蘑菇基地、漢寨養鴨場、小莊雞場、塬圪塔果庫及香菇基地等集體經濟發展也陸續復蘇,進一步搶占發展先機,不斷擴寬群眾增收渠道。志愿者積極動員群眾開展施肥、打藥等春季果園管理,做好果園土壤改良等栽植前準備工作,為春耕春產打牢基礎,并第一時間集中整治、消殺鎮村主要巷道和重點場所,堅持每天有動靜、每周有進度,確保巷道整潔、路面干凈,房前屋后無死角、無異味,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齊心協力抗疫情,志愿服務暖人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志愿者們在做好疫情防控宣傳的同時,積極參與到春耕備耕志愿服務活動中,用團結互助的志愿服務精神書寫著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華麗篇章,為今年農業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有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