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五大任務,以“發揮陣地力量、做實文化服務、增強品牌引力”為發力點,大力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各類接地氣、有活力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蓬勃開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巴塘縣開展文明實踐進社區活動。資料圖
發揮陣地力量 提升文明實踐質效
近日,甘孜州瀘定縣嵐安鄉村民楊勇在村居間奔走,挨家挨戶為鄉親們發放健康知識宣傳資料。作為一名志愿者,楊勇參加嵐安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的文明實踐活動已有3年,此次鄉里組織開展“攜手共筑防線,守護健康家園”重大傳染病防治宣傳教育行動,他第一時間報名當志愿者。近段時間天氣干燥,在入戶宣傳重大傳染病防治知識時,志愿者們也不忘叮囑鄉親們重視森林防火,為推動鄉村治理注入文明實踐之力。
嵐安鄉黨委副書記向記者介紹,嵐安鄉轄4個行政村10個村民小組,目前全覆蓋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4個,有黨員先鋒、巾幗、應急、法治、環境衛生、理論宣講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13支,志愿者200余人,今年以來已開展文明實踐活動17場次,惠及群眾2000余人,鄉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文明實踐活動帶來的便利,文明新風不斷吹入百姓心間。
在甘孜州,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如點點繁星撒落在壯美高原。以建強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抓手,甘孜州不斷鍛造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積極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將文明實踐觸角延伸至鄉鎮社區,全州全覆蓋構建起“15分鐘文明實踐圈”,通過陣地共建、隊伍共用、資源共享等方式協同推進文明實踐,做到“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里”。
每月的10號、20號和月底,丹巴縣巴旺鄉光都村70歲以上的老人都會歡聚一堂,歡聲笑語回蕩在村黨群服務中心前的文化廣場上,志愿者益西志瑪和其他志愿者將熱氣騰騰的菜飯一一擺上桌來,老人們的心里暖暖的。自從巴旺鄉光都村于2022年開展“孝行巴吾”文明實踐活動以來,年近80歲的胡永成總會來這里和鄉親們聚一聚,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會組織志愿者為老人們做一頓可口的飯菜、舉辦一場微型聯歡會,和老人們拉一拉家常。針對腿腳不便的老人,志愿者還會在周末開展上門服務,為老人們料理家務,打掃庭院,讓每一位老人都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
益西志瑪是巴旺鄉的宣傳干事,也是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一名志愿者。在巴旺鄉開展的“巴吾故里紅色微課堂”志愿服務活動中,她還主動擔任“紅色微課堂”的授課老師,在巴旺小學向同學們分享當地紅色故事或先進典型事跡,并與同學們一起交流心得,在未成年人心中厚植愛國情懷。
近年來,甘孜州堅持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與鄉村振興、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的貫通融合,建立州、縣、鄉、村四級聯動的工作機制,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形成了覆蓋全州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網絡。按照區域統籌模式,全州統籌整合便民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道德講堂活動中心等陣地資源,指導18個州級示范實踐所、36個州級示范實踐站開展提質增效工作,做好全國文明實踐陣地“百千萬”示范項目推薦籌備工作,推動文明程度不斷提升,為民服務更加精準,群眾生活質量持續提升。

丹巴縣“一月一主題”文明實踐活動。資料圖
做實文化服務 豐富文明實踐內涵
丹巴縣甲居鎮小巴旺村的村民降初拉姆最近在微信朋友圈內一連發了十多條視頻,視頻中,小巴旺村“媽媽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身穿盛裝載歌載舞,在她們的熱情感染下,村民和游客紛紛加入歌舞行列,圍著篝火手拉手跳起了鍋莊,潔白的哈達隨舞姿飄揚,在高原的冬夜閃著光芒。
作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小巴旺村的文藝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二樓,用于表演歌舞的民族服飾放滿了整個房間。降初拉姆告訴記者,2023年小巴旺村開始重點打造村集體民宿產業,為了打響文化品牌引來更多游客,也為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活力,在村里的倡議下,家家戶戶派出志愿者組建了“媽媽志愿服務隊”。白天,志愿者們從事生產勞動;夜幕降臨,篝火點燃,志愿者們在嘉絨藏寨的民宿間跳起民族舞蹈,把民族文化傳出去,讓健康快樂留下來。
精美的圖書、可愛的玩偶、雅致的書桌、柔軟的坐墊……瀘定縣嵐安鄉的“嵐山書集”,如今是村民們“充電”的好去處,游客們來此打卡也很“出片兒”。嵐安鄉大力打造“書香嵐安·閱讀悅享”文明實踐閱讀活動品牌,營造“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全民閱讀氛圍,為嵐安鄉注入溫潤書香,激發文明實踐“內生動力”,鄉上的文化站、農家書屋、公益圖書館等各類閱讀空間已悄然成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舒適圈,更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窗口。
甘孜州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作為推動鄉村振興、建設文明鄉風的重要抓手,立足群眾精神需求,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圍繞文化惠民、理論宣講等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文化惠民方面,以“文化進萬家”為主題,甘孜州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通俗化開展主題文化惠民活動,聚焦困難家庭、流動牧民以及特困群體,組織文藝志愿者針對性開展貼心志愿服務,以鄉村振興、“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為主題的各類惠民活動109場次,惠及群眾1.7萬人次;在理論宣講方面,甘孜州組建了由專家學者、基層干部、先進模范等組成的理論宣講隊伍,深入基層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宣講活動,采用“理論+文藝”“理論+實踐”“線上+線下”等形式探索建立“菜單式”宣講模式,組織開展“文藝助力基層精神文明建設行動”等群眾性文化活動300余場次,將理論宣講與群眾生產生活相結合,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康定市組織開展“學雷鋒 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資料圖
加強品牌建設 激發文明實踐活力
2023年,“95”后老板余美佳將咖啡店從上海遷到了瀘定縣嵐安鄉。傍晚,咖啡店窗外的晚霞披在雪山之巔。在她看來,嵐安的風景和人文都與她對美好的向往不期而遇,因此,她和其他嵐安“新村民”一樣,都十分看重鄉村環境的維護和文明程度的提升。余美佳告訴記者,入駐嵐安以來,她關注到嵐安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一直積極引導群眾樹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今年以來已連續開展了多場環境整治提升文明實踐活動,尤其是聯合“新村民”群體以及公益組織開展的“無痕山林”環境保護行動,更是有效促進了“新村民”融入當地,進一步擦亮了嵐安的環境“底色”,營造了人人參與環境整治、人人共建美麗家園的良好氛圍,凸顯出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活動的特色與活力。
甘孜州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群眾所需所求所盼作為文明實踐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活動深化文明創建工作,吸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
“農牧民星期天”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結合鄉城縣特色,整合各方資源,為鄉村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縣注入新的活力;瀘定橋小學“紅娃”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實現瀘定縣革命文化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及德育課程建設有機融合;“千里川藏團結線·文明共創幸福路”文明實踐活動在國道317、318沿線拓展延伸新時代文明實踐點168個,把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和關愛服務等送到群眾身邊;“愛心饃饃”“摩托騎士”“棒棒軍”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以“小切口”持續傳遞暖意,深受群眾支持與好評,切實做到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一項項串珠成鏈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活動,用新風尚塑造新面貌,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提高了群眾對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和幸福感,擴大了文明實踐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供稿:四川省文明辦 四川文明網 通訊員:朱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