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山東省龍口市委宣傳部、龍口市社會信用中心主辦的“與信同行,牽手文明”百姓宣講比賽決賽在龍口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活動旨在通過百姓宣講弘揚誠信文化、普及信用知識,增強市民信用意識。來自龍口市各鎮街區、各部門單位的26名優秀選手參與角逐,最終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8名。
比賽現場,選手緊扣主題,講述自己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與信用相關的寶貴經歷和難忘記憶、信用對自身成長的指導和幫助、對信用的理解和認識等。大家抓住信用建設與本職工作結合點,以小切口展現大主題,通過生動感人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彰顯信用建設在社會各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把信用故事講出了真意、深意、民意,讓聽眾有感悟、受啟迪、添干勁。
選手中既有00后新生代,也有70、80、90后的中流砥柱,更有50后的資深志愿者。今年67歲的姜翠蘭是龍口市助人為樂道德模范,2005年退休后,她成立了手拉手志愿服務隊,帶領志愿者幫助眾多貧困學生,在她們的幫助和影響下,一些學生也成為了志愿者,接過愛心、誠信的接力棒。80后共產黨員高莉莉講述了《三代人 港口情》的故事,出生港口世家的她,繼承了父輩愛崗敬業、誠信守信的港口精神,為新時代港口發展貢獻力量,并被評為煙臺市勞動模范。龍口市人民醫院護士呂文超以《為了生命的格?;ā窞轭},講述了她在西藏日喀則援助期間發生的感人故事。一個個精彩動人的信用故事,讓聽眾深受教育和感動,現場不時響起熱烈掌聲。
當前,龍口市正在全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國家示范區創建工作,不斷擦亮“誠信龍口”城市品牌。龍口市委宣傳部、龍口市社會信用中心將組織部分選手開展全市巡講活動,推進誠信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切實讓“知信、用信、守信”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目前,龍口市誠信積分“龍信分”廣泛普及,域內70余萬常住人口實現個人信用可查;165項政務服務事項實行“告知承諾”,“信易批”工作機制落地見效;28家金融機構入駐“信易貸”平臺,近3萬家市場主體實名注冊,“信易貸”有效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中小微企業解難紓困;出臺“信易游”“信易醫”等守信激勵措施130余項,應用場景遍布城鄉。
從去年起,龍口市連續兩年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納入全市“5·10工程”十大事項之首,今年還將“誠信龍口全民共建”列在十大“為民服務實事”首位,全方位推動信用體系建設落地落實,“信用善治”成效不斷凸顯,“守信有價、用信有感”深入人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縣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龍口路徑”初步形成。(煙臺日報 王軍華 王承波 韓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