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也是文明城市應有的品質。市場的誠信守法程度,能夠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
近年來,甘肅武威以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開展誠信教育活動、提高誠信服務水平為支撐,通過建立完善信用管理體系、誠信“紅黑榜”發布制度、合力推進信用信息共享等措施,全市上下形成講誠信、守信用的良好氛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菜籃子雖小,卻連著民心。干凈、衛生的市場,為市民營造了舒心的采購環境。
新鮮蔬菜整齊地擺放在攤位上,蔬菜區、水產區、調料區劃分合理……走進涼州城區二一二便民市場,干凈整潔的市場環境,讓人眼前一亮。
“這里的每個攤主做生意都很講規矩,大家信得過他們?!薄吧虘舻某泳褪鞘袌鲂抛u的保證?!北忝袷袌鲑徫锏氖忻駷樯虘舻恼\信紛紛點贊。
在市場顯著位置放有公平秤,各商鋪設有監督電話,便于市民監督,確保文明誠信服務、安全放心消費?!斑@里的蔬菜價格低、質量好,商家實在、熱情,我幾乎每天來這買菜?!笔忻裢跸壬f。
誠信,是經濟之基、市場之本。創城工作開展以來,武威著力規范市場運營,提升改造市場,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強對失信行為的市場性約束和懲戒,建立“共筑誠信·德潤武威”誠信“紅黑榜”常態化發布制度,公示誠信典型、曝光失信案件,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信用氛圍。持續開展“放心消費承諾”活動,切實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同時,開展誠信單位企業、個體工商戶、示范街區創建活動,創建誠信單位155家,誠信示范街5條。
如今,“公平”與“誠信”在武威的市場環境中蔚然成風,讓廣大群眾安全、放心消費。
無論是清晨喚醒味蕾的一碗面條,還是餐桌上最常見的一盤回鍋肉,以及年輕人手中一杯美味奶茶,這些食物都為市民帶來了幸福感。
來到市場監督管理局指揮中心看到,工作人員正通過“隴上食安”智慧監管平臺,查看餐飲單位后廚是否干凈整齊,廚師是否佩戴廚師帽、口罩,清洗消毒是否到位……
舌尖上的安全關系到每家每戶,為了讓老百姓吃得更安心,武威充分運用“隴上食安”智慧監管平臺,實現餐飲環節全過程可視、可查、可控。至目前,武威6222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安裝了“電子眼”,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和學校幼兒園食堂100%實施“明廚亮灶”,真正實現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資格可看、原料來源可溯、加工過程可視、風險隱患可控、信息公開可查、人民群眾可感”的全過程智慧監管。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農村假冒偽劣食品、保健食品等專項整治行動,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風險,凈化消費環境。開展“文明餐桌”“公筷公夾”推廣使用行動,創建市級“文明餐桌”示范單位。開展“食安武威”品牌引領行動,組織企業開展“放心食品自我承諾”活動。發揮抽檢“利劍”作用,開展食品安全靶向抽檢和“你點我檢”活動,有效強化源頭治理。同時,加大特殊藥品、中藥飲片、藥械質量安全以及化妝品市場亂象等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著力規范藥械化經營使用秩序。
誠信是無形價值,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感受得到。如今的武威,隨著誠信機制建設持續開展,誠信之風如同一粒種子,深植武威市民心中,并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在全社會形成“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文明風尚。(孫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