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以夯實信用平臺建設為抓手,以強化信用信息應用為核心,以深化信用監管和信用服務為重點,全力打造“信用濟寧”品牌,不斷提升城市信用建設水平,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筑牢制度平臺基礎 保障信用工作有效落實
強化組織領導。建立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設立信用工作科室及信用中心,負責日常工作,各縣(市、區)均建立了信用建設工作領導機制。全市各級各部門協調聯動、上下一致,共同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有序開展。
完善制度體系。2015年以來先后制定印發信用工作制度文件100余個,覆蓋工作規劃、平臺建設、數據應用、信用監管、權益保護等各方面,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社會信用條例》,編制濟寧市公共信用信息數據清單、應用清單、聯合獎懲措施清單,出臺《濟寧市關于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東省“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不斷強化工作機制保障。
強化平臺支撐。持續推進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打造功能完備的信用數據歸集、共享、監管、服務一體化平臺,信用網站信息查詢公示、信用報告、信用修復等服務與國家平臺標準保持一致。
夯實數據基礎。歸集信用信息數據1.7億條,實現社保、公積金、不動產等50余類信用數據共享,實現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數據與行政審批、司法業務系統的對接歸集。嚴格執行信用信息數據國家標準,建立“雙公示”數據質量評估監測機制,開展信用信息數據規范化治理,有效提升信用數據質量。
構建全流程信用監管體系 推進政府治理優化創新
大力推進信用承諾制。濟寧市2019年被確定為山東省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率先實現115項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2021年濟寧市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承諾制+容缺辦”,大幅提升審批服務效率,實現在招標投標、政府采購、公共資源交易中開展信用承諾,促進各方交易主體誠信交易。健全完善信用承諾監管機制,進一步明確承諾類型、規范承諾內容、強化數據歸集,市信用平臺歸集公示信用承諾信息61萬余條。
深化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建立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標準,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全市市場主體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全覆蓋,在安全生產、生態環境、農民工工資保障等33個重點領域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和分級分類監管。市場監管部門在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知識產權等領域建立有針對性的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并試點開展“紅黃綠”三色動態警示管理,創新差異化監管方式。住建部門對建筑施工、工程監理、造價咨詢等8類工程建設領域市場主體分別實施信用評價并明確監管措施,有效推進工程建設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依法依規實施聯合獎懲。制定《濟寧市信用聯合獎懲措施清單》,梳理35個部門702項信用獎懲措施。在政務服務、招標投標、政府采購、財政資金申報、評先評優、融資授信等重點領域開展信用聯合獎懲,實現信用核查、信用聯合獎懲嵌入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金融信貸服務等業務系統,累計對信用主體開展信用查詢超過50萬次,實施守信聯合激勵1萬余次,依法依規對嚴重失信主體實施聯合懲戒4600余次。
規范開展信用修復。做好信用修復政策宣傳和服務,“信用濟寧”網站開通信用修復欄目和流程指引,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和平臺開展行政處罰信用修復,累計完成信用修復1600余件,并實現市級審核“當日辦結”,提高了企業信用修復效率。針對在信用核查過程中發現存在行政處罰公示信息的企業,通過相關部門或直接向企業反饋,告知信用修復相關政策,指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及時進行信用修復。
深化信用應用服務 提升惠民便企水平
“信易貸”服務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建設“濟寧市金融信用服務平臺”,推進社保、納稅、水、電、氣、知識產權等金融信貸相關信用信息歸集應用,實現與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服務信用平臺的對接。在線提供“信易貸”金融服務,與濟寧銀行等金融機構試點開展信用信息深度共享應用,深入推廣“信易貸”金融服務,截至2021年10月平臺入駐金融機構48家、促進達成融資153.84億元。
“信用+志愿服務”拓展信用激勵新方式。建立志愿服務信用積分制度,對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群眾給予信用積分獎勵,可通過線上積分兌換機、社區信用超市、信用商家聯盟等途徑兌換日常生活用品或手工藝制品。根據月度信用積分情況評選“信用之星”,發放實物獎品,年度依據信用積分評選誠信示范典型并開展綜合獎勵。2021年在任城區試點以來,已開展創衛、防疫、美麗庭院、防汛救災等志愿服務活動7700余人次,節省財政支出1500萬元。
“信用+社會治理”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創新信用鄉村建設理念,融合濟寧市“孔孟之鄉”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以誠待人、講信修睦的思想,建立“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街)”等信用典型示范體系,將遵紀守法、文明創建、人居環境、文化生活、鄉風民風、志愿服務等作為評價指標,積極引導居民弘揚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風尚。將“誠信”融入社會救助、新時代文明實踐、“和為貴”社會治理等基層治理服務工作,開展“儒鄉曲阜·誠信救助”試點,申請救助實施信用承諾,誠信典型給予優先保障。2020年以來共有197戶376人因家庭經濟狀況好轉而主動申請退出低保救助,起到了“誠信履約、守信光榮”的典型示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