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移風易俗 不斷提升精神風貌
近年來,江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移風易俗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圍繞治理高額彩禮、減輕人情負擔、推行婚喪改革等重點領域,多措并舉、分類施策,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節儉新風。
一、堅持部門協同,打好綜合治理“組合拳”。省委主要領導審定《關于組織開展“治理高額彩禮 減輕人情負擔 推進移風易俗”行動的實施意見》,省委將移風易俗工作成效納入對設區市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省委宣傳部(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每年制定移風易俗重點任務,會同紀委監委、組織、民政、農業農村等部門持續開展治理工作。針對高額彩禮問題,省農業農村廳牽頭實施綜合整治措施清單,省婦聯指導各地組織“好媳婦”“好婆婆”“移風易俗示范戶”推選及交流展示活動,團省委加強青年正確婚戀觀的教育引導,省高級人民法院加大涉彩禮糾紛案件民事調解和法律援助力度。針對殯葬領域問題,省紀委牽頭整治殯葬領域腐敗亂象;省民政廳將“改擴建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設施”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對41個工作成效明顯地方予以激勵支持;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會同省民政廳連續5年發布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會同人民銀行集中整治祭祀用品使用人民幣圖樣違法行為,牽頭防范整治農村喪葬業色情表演。針對農村賭博問題,省公安廳牽頭推進“清風”行動,保持對農村賭博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省司法廳加大農村普法力度,向村民宣傳賭博危害。
二、堅持分類施策,找準政策措施“落腳點”。針對不同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城鄉發展差異,持續加強移風易俗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注重分區推動。在蘇南等經濟發達地區重點治理婚喪宴席浪費現象,以推廣“新風禮堂”等為抓手,為農民群眾辦喜宴提供場地、設備、服務,有效遏制大操大辦、人情攀比。在蘇北地區集中治理婚喪領域高額禮金,一些地方加強對準丈母娘、適婚女生、媒婆的引導,抵制高額彩禮,培育文明新風。區分城市農村。在城市,把餐飲浪費作為整治重點。宿遷市實施人情新風示范酒店培育工程,制定禁設最低消費、提醒適度點餐等8條標準,通過“限高、限低、限桌、限材”,單桌消費金額下降30%。在農村,把互相攀比、人情負擔過重作為整治重點。指導各地出臺結婚彩禮、人情往來最高限額等倡導性標準,破除“禮金越高、面子越大”的攀比心理。關注不同群體。針對青年群體,全省3個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40個省級婚俗改革實驗區探索集體婚禮、旅行婚禮、低碳婚禮、新式婚禮等,引領文明婚俗新風尚。針對老年群體,重點宣講抵制高額彩禮、破除封建迷信,組建“媽媽婆婆說彩禮”協商議事會,通過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讓老年人群體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新風洗禮。
三、堅持文化沁潤,用好正面宣傳“潤滑劑”。堅持把移風易俗工作融入日常、做在平常,讓宣傳引導“潤物細無聲”。用好各類宣傳陣地。各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鄉村廣播、宣傳欄等加強正面宣傳,打造移風易俗文化長廊、主題廣場、文化街巷、景觀燈帶,引導群眾轉變舊觀念、踐行新風尚。用活多種藝術形式。各地創作說唱《新時代 新風尚》、小品《婆婆也是娘》、琴書《落葉歸根》、柳琴戲《天上掉下個媽》、快板《移風易俗就是好》等文藝作品百余部,每年開展千余場巡演,在寓教于樂中宣傳移風易俗。用心組織集中宣傳。每年各地集中開展“農村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活動,“報、臺、網、端、微”聯動刊發相關報道、推出系列解讀、策劃互動話題,構建宣傳矩陣,一些地方通過藝術展演、知識講座、有獎答題等形式吸引群眾參與。
四、堅持群眾參與,唱響文明鄉風“合奏曲”。注重發揮群眾主體作用,以身邊人講身邊事,以身邊典型影響帶動更多人。強化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作用。指導各地修訂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充實抵制高額彩禮、減輕人情負擔、婚事新辦、孝親敬老等內容,遴選推介移風易俗優秀案例,促進互學互鑒。搭建自我管理平臺。各地用好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破除陳規陋習。張家港市制定《村(社區)紅白理事會工作指南》,明確機構設置、規范評議流程、厘清職責任務,實現設置規范化、運行項目化、活動常態化。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各地把移風易俗作為推選時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邊好人和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的重要標準,組織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代表擔任結婚登記特邀頒證員,組織各類先進典型宣傳倡導、身體力行移風易俗。
五、堅持依法依規,擰緊基層治理“安全閥”。注重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移風易俗,確立社會規范,促進鄉村善治。強化制度約束。推動各地嚴格落實黨員干部操辦婚喪事宜“兩報告一承諾”制度,明確辦事標準,加強紀律約束,鼓勵黨員干部示范帶動群眾自覺抵制高額彩禮,讓彩禮歸于“禮”、讓婚姻融于情。加強普法宣傳。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結合“民法典宣傳月”活動,著重宣傳民法典中關于彩禮的相關規定及“借婚姻索取財物”典型案例,引導群眾強化法律意識,促進家庭和諧穩定。抓好依法治理。堅持德法并舉、疏堵結合,依法打擊婚介市場、殯葬領域等違法犯罪行為,取締封建迷信活動及用品,全面排查防范“建宗祠、修族譜”加重村民負擔問題,持續凈化農村紅白事文化市場。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以創新的思路、務實的舉措,繼續強化宣傳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移風易俗;強化結合融入,用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統籌推動移風易俗;強化管理服務,用綜合治理手段促進移風易俗,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提升人的文明素質、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公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