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五同五共” 推進移風易俗常態長效-中國文明網

堅持“五同五共” 推進移風易俗常態長效

發表時間:2025-01-09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西平縣地處河南省中南部,轄20個鄉鎮(街道),287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88萬,是中國嫘祖文化之鄉、中國冶鐵鑄劍文化之鄉、中國長壽之鄉,先后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城、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縣。近年來,西平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移風易俗新風尚·文明西平正能量”為切入口,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域開展移風易俗文明實踐活動,文明鄉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為服務基層治理、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強勁的文明力量。

  一、堅持黨群同建共享,明確“誰來抓”。黨政帶領抓。落實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各部門分工負責工作機制,書記掛帥、縣長指揮、部門協同;實行縣處級干部包鄉、鄉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干部包戶,做到移風易俗層層抓。部門牽頭抓。明確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八部門具體推進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工作,縣總工會牽頭舉辦“鵲橋會”相親活動,僅今年就有236對青年男女喜結良緣。干部帶動抓。印發《領導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規定》,領導干部、黨員帶頭簽訂承諾書,做到示范引領。聯動具體抓??h有調度員、鄉有組織員、村有宣傳員、組有示范員、戶有實踐員、處處都有服務員,實現上下聯動、網格化管理、零距離服務,做到有人理事、有人管事。

  二、堅持全民同心共樹,推動“典型抓”。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重點樹6種可學可及可做先進典型,大力營造見賢思齊、爭當典型的濃厚氛圍。樹婚事新辦典型。全縣70%的行政村建立“紅娘協會”,開展兩屆“海棠為媒定三生·移風易俗樹新風”集體婚禮、“騎行婚禮”“漢服集體婚禮”“集體頒證”等活動,先后共有196對新人參與?!安灰识Y的好岳母”趙愛珍一家、“‘紅娘協會’引領婚俗新風”等被央視《焦點訪談》欄目等媒體深度報道。樹喪事簡辦典型。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倡導厚養薄葬。皮莊社區村民劉大山91歲的父親去世,一切從簡火化下葬,總支出不到3000元。樹勤儉節約典型。深入開展“節約餐飲示范單位”“節儉之星”評選活動,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樹身邊好人典型。積極開展“身邊好人”“星級文明戶”等學習宣傳活動。李到信、趙鐵錘等6人榮登“中國好人榜”,100余人榮獲省、市、縣“好人”稱號,2438人榮獲“鄉村光榮榜”。評選文明家庭1.3萬多戶、移風易俗示范戶8360戶。樹孝老愛親典型。以“走進長壽之鄉·打開長壽錦囊”為主題,推出20多位百歲老人系列報道,引起強烈反響;舉辦孝善敬老餃子宴、千歲宴,子女為父母洗頭洗腳等活動,用溫暖行動滋潤心田。樹鄰里和睦典型。舉辦“每家端出一盤菜、我們小區充滿愛”等活動,促進鄰里溝通交流,和睦相處。

  三、堅持任務同題共答,突出“重點抓”。依托全縣1個中心,20個所,287個站,緊盯持續深入移風易俗重點任務,加強宣傳引導,豐富實踐活動,培育文明鄉風,服務基層群眾。重正面引導?!熬€上+線下”同步傳播,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知人曉”工程,嵌入嫘祖文化、冶鐵鑄劍文化基因,建成80個主題公園,文化墻630面,融入日常、融入生活,潛移默化、耳濡目染。重習慣養成。遴選推廣50余個“優秀村規民約”,落地見效益百姓,“約”出鄉村文明風。原創《移風易俗三句半》、民謠《移風易俗拍手歌》、唱詞《于自力的婚事》等,在全縣廣泛傳唱,可聽可懂可行。重服務群眾。利用春節等時間節點,豐富文明實踐活動載體,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開展“寫家訓、掛中堂、揚家風”“歡聲笑語度新春·曬出最美全家?!薄鞍藗€一”等活動,2024年贈送家規家訓3000副,照全家福2萬余張,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弘揚優良家風。

  四、堅持機制同建共治,確?!伴L效抓”。建立源頭帶動機制。提倡辦事從儉,在二郎鎮范堂村、師靈鎮師靈村等60多個村設立“村民大食堂”“移風易俗宴會廳”,倡導每桌農村不超過360元、城區不超過500元。建立社會帶動機制。依托公益紅娘、見義勇為、心理服務、應急救援、愛心公益、身邊好人六大協會等社會力量,開展常態化引導,今年引導簡辦367起紅白喜事,既省錢省力,又非常體面。建立積分帶動機制。建立230個“愛心超市”,將村民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行為記入“積分存折”,激勵群眾文明節儉辦婚喪事。

  五、堅持多方同推共進、創新“融合抓”。與改善人居環境相融合。圍繞治理“六亂”、開展“六清”,打造了盆堯鎮于營村、陳老莊村等50多個移風易俗示范村,建造老王坡顧廟村等“移風易俗館”20余座。與“五星”支部創建相融合。將文明實踐與“五星”黨支部創建有機結合,延伸移風易俗觸角,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與“十縣”建設相融合。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推進,大力推進農業旺縣、城鄉美縣等“十縣”建設,讓群眾物質富足、精神富有,呈現出喪事簡辦的人多了,鋪張浪費的人少了,移風易俗的人多了,陳規陋習的人少了等“七多七少”的喜人成果。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此次座談會精神,學習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深入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全面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作出西平貢獻。(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委書記 侯公濤)

【責任編輯:高晟寒】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