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焦三找準”探索移風易俗新路徑
寶雞,古稱陳倉,是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周秦文化發祥地,也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現轄4區8縣和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常住人口326萬。
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考察時指出,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記總書記囑托,把移風易俗與弘揚傳承周禮優秀文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千萬工程”相結合,創新探索“全域謀劃、婚俗改革、宣傳引導”移風易俗新路徑,做到移風易俗常態化、婚喪事務規范化、民間習俗文明化。
一、聚焦全域謀劃,分類施策,找準“發力點”。一是走好全市“一盤棋”。相繼出臺《關于在全市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深化婚俗殯葬改革工作的通知》等10多份文件,把移風易俗作為提升公民道德素質、深化基層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意識形態考評,推動黨風政風民風持續好轉。二是防止盲目“一刀切”。尊重地方風俗習慣,各縣區分類施策,不搞“一刀切”。市公交公司推出“幸福巴士”,用公交車當“婚車”;陳倉區利用村級閑置場地,改建成“新風禮堂”,統一免費提供場地、音響、桌椅;千陽縣“婚喪嫁娶一頓飯”改革,促進婚事新辦、喪事簡辦。這些舉措,深受群眾歡迎。三是基層自治“提效能”。在1164個行政村,建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自治組織,以“村規民約”規范婚喪嫁娶筵席標準、參與人數、辦理天數、隨禮標準,推行事前提醒告知、事中服務監督、事后評價回訪。全市240余支紅白事服務隊、1896名鄉村能人,參與紅白事引導、監督、管理,群眾婚喪嫁娶消費降低了三成。
二、聚焦婚俗改革,示范帶動,找準“突破點”。一是全國試點探路子。金臺區創建全國首批婚俗改革實驗區,探索出建立黨政聯抓、條塊聯推、城鄉聯動“三項機制”,打造婚姻家庭輔導、紅白理事倡導、鄉村能人勸導、村史家風引導“四大陣地”,組建情定鵲橋交友、婚改政策宣講、登記服務自助、結婚頒證特邀、婚姻糾紛調解“五個平臺”,堅持黨建引領、典型帶動、文化浸潤、表率示范、規范監管、氛圍優化“六個維度”的“3456”婚改模式,涌現出5個“零彩禮”村,受到省委書記趙一德批示肯定。二是省級試點強引領。陳倉區創建省級婚俗改革試驗區,實施婚俗宣教、婚姻責任、示范帶動、平臺提升、節慶服務“五大工程”,除弊呈新,為愛護航,化解婚姻糾紛585例,挽救破裂家庭235個。三是一體推進顯成效。堅持問題導向,各縣區同向發力,全域推進,涌現出岐山縣“一頓臊子面辦喜事”、扶風縣“曬家風家訓”、隴縣探索與毗鄰縣區成立治理聯盟、鳳縣將文明積分與村級集體經濟分紅掛鉤等好做法,讓鄉風文明有“鏡子”照、有“尺子”量、有“標桿”比。
三、聚焦宣傳引導,為民服務,找準“落腳點”。一是宣傳宣講揚新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吸納道德模范、“兩代表一委員”、婚慶司儀等力量,組建移風易俗宣講隊1300余支,選聘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師378名,常態化進村入戶宣講3000余場次。運用融媒體+數字宣傳平臺“五級傳播矩陣”,開設“塑鄉風文明 促鄉村振興”等專題專欄,一鍵直達、精準推送“移風易俗小課堂”等各類宣傳作品至全市1.95萬個微信群,讓“新風尚”入腦入心。二是典型示范樹榜樣。評樹“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建成網上“寶雞好人館”,打造道德典型工作站、文明培育主題公園等10余處,編發《好人之城 德潤寶雞—道德模范事跡匯編》,舉行道德典型事跡“五進”宣講活動上百場次,群眾學有榜樣、行有楷模、趕有目標。三是以文化人潤民心。充分挖掘周禮文化時代價值,開展“崇德向善 周禮寶雞”文明培育、“強基工程集中示范”“書香陳倉文明寶雞我領讀”“我為文明寶雞代言”等活動20余項,線上線下參與人數超500萬人次。群眾自編自導自演《婚事減半》《彩禮趣聊》等小品、戲曲30余部,開展“文明實踐大舞臺 有才你就來”“文化進萬家”等活動2000余場次,讓移風易俗走深走實走心。
通過實踐探索,有以下三點體會:
一是精準施策是第一良方。把移風易俗工作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落實,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群眾參與”新格局。同時,尊重地方風土人情,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依托社會自治組織,讓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提升了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二是深化改革是第一動力。堅持為人民而改革,依靠人民而改革,走好群眾路線,深耕喜事新辦、厚養禮葬、節儉養德、文明理事、家風家教“試驗田”,杜絕鋪張浪費、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陳規陋習,引領時代文明“新風尚”。
三是群眾滿意是第一標準。從群眾愿接受、易實施、能見效入手,把“話筒”交給百姓,把“講臺”交給群眾,讓群眾成為移風易俗的宣講師、參與者、傳播者,傳播文明新理念,轉變思想舊觀念。
我們將以本次座談會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兄弟城市的好經驗,查漏補缺找短板、固強補弱促提升,持續在宣傳引導、婚俗改革、社會治理上下功夫,凝聚起崇德向善的磅礴力量。(陜西省寶雞市委常委 宣傳部部長 邊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