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流彩”全國移風易俗曲藝作品展演在遼寧省沈陽市舉行
發表時間:2024-11-11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小中大
打?。?/a>近日,“大地流彩”全國移風易俗曲藝作品展演暨遼寧省第三屆移風易俗小戲小品大賽優秀作品展演活動在沈陽舉辦。
本次活動由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中國曲藝家協會、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遼寧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遼寧省民政廳、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遼寧省婦女聯合會、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遼寧省文化資源建設服務中心)、中共沈陽市委宣傳部承辦。
來自江西、山東、吉林、湖南和遼寧多地的9個團隊參加了此次展演。他們以京劇、評劇、黃梅戲、快板、拉場戲、小品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現孝老愛親、鄰里和睦、抵制高價彩禮、婚喪陋習等主題,以細膩生動的表演,把文明新風悄然融入生活。
講好移風易俗 展現文明新風
推進移風易俗,積極培育時代新風新貌。演出現場,來自遼寧的演出團隊帶來了《喜事新辦》《老有所期》《鄰里之間》《借爹》,來自江西、山東、吉林、湖南的演出團隊則帶來了《誤解的背后》《彩禮風波》《金錢不是萬能的》《這次喜宴不一樣》《在希望的田野上》。聚焦生活,這些作品通過一個個小切口傳遞文明新風。
兩位老人,一個特別愛跟人說話,一個則陷于過去的回憶中……在養老服務中心,一場該如何關愛老年人的對話由此開啟。這是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和遼寧省大連市文化藝術事業發展中心合作帶來的小品《老有所期》。
“我自己今年已經68歲了。人到老年,確實是對兒女有情感寄托,需要關愛,但也要更多的思考?!睂а莞邜圮娬f。作為戲劇人,他認為移風易俗這一主題有很多維度可以展開,最重要的是要有咱中國人的人情味。在他看來,父母在,兒女可以遠游,也可以陪伴。無論是哪種選擇,都要有情感,彼此關愛。
“這次能夠登上全國的舞臺,非常激動!”沈陽市工會事務與職工服務中心藝術指導姜靜表示。在演出后,她叫上小品《鄰里之間》的全體成員再次走上舞臺,一起合影留念。在她看來,“家長里短的‘小事’就是老百姓的‘大事’,能夠在全國的舞臺上展現我們的創作,讓與鄰為善、鄰里和睦傳遞給更多人,讓文明新風入心,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
融入多種藝術形式 上“新”更上“心”
值得一提的,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形式展亮相“大地流彩”,用接地氣的作品講好移風易俗。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黃梅戲劇團帶來了黃梅小戲《這次喜宴不一樣》。
該團演員韓慶華介紹,《這次喜宴不一樣》是一部以農村酒席為背景的黃梅小戲,講述了一對師徒在移風易俗政策下的觀念沖突和轉變。這部小戲通過大勺和二寶的師徒關系,展現了農村酒席文化的變遷,以及人們在移風易俗過程中的思想轉變。同時,也強調了移風易俗的重要性,倡導了文明、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
讓現代文明理念更好在鄉村扎根。這次,彭澤縣黃梅戲劇團帶來的黃梅戲別有不同?!拔覀兂氖前矐c方言版?!?韓慶華介紹說,“平時,田間地頭就是我們的舞臺,我們經常下基層去村兒里演出。用大家喜聞樂見的戲曲表演,移風易俗也就也更能沁潤人心,讓文明新風吹遍鄉村?!?/div>
此外,更多新的形式融入創作。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農業農村局帶來了《在希望的田野上》,通過說唱的形式,展示了現代農業農村農民的嶄新風貌;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區水集街道辦事處帶來了《金錢不是萬能的》,以京劇小品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拒絕賭博、崇尚學習的故事,倡導健康生活;江西省文藝志愿者協會和江西省曲藝家協會共同帶來了《誤解的背后》,以對口快板的形式探討了厚養薄葬的主題,展現了尊老愛親的傳統美德;遼寧省鐵嶺市鐵嶺縣劇團帶來了《喜事新辦》,以拉場戲的形式,宣傳移風易俗。
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遼寧省文化資源建設服務中心)院長梁海燕表示,“大地流彩”全國移風易俗曲藝作品展演暨遼寧省第三屆移風易俗小戲小品大賽優秀作品展演活動的成功舉辦,讓我們看到曲藝作品在倡導移風易俗,弘揚新時代新風尚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同時,通過這一舞臺,也讓更多人看見廣大文藝工作者以及文藝愛好者們為此作出的努力。未來,我們也將繼續積極組織并推動相關創作和演出,用文藝作品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助力現代文明理念的傳播。(供稿:遼寧省文明辦 遼寧文明網 記者 譚碩)
【責任編輯:王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