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申遺成功彰顯中華文明的全球價值-中國文明網

春節申遺成功彰顯中華文明的全球價值

發表時間:2024-12-17 來源:學習時報
字體:
打?。?/a>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符號。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于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春節申遺成功,不僅為全球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還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新的契機。

  春節是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

  春節文化內涵豐富且厚重。自臘月二十三祭灶起始,至正月十五元宵佳節結束,其間貼春聯、掛年畫、守歲、拜年、舞龍舞獅等一系列傳統習俗遞次展開,共同編織成春節獨一無二的文化盛景。這些習俗承載著中華民族對幸福生活的熱切憧憬與美好祈愿,深刻詮釋了中國人對家庭、家族以及社會關系的珍視與維系,彰顯出濃郁的人文情懷與社會倫理價值。

  伴隨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持續提升,春節,這一古老的東方節日成功跨越國界,成為世界各地人們了解和體驗領略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目前,近20個國家已將農歷新年確立為法定節假日,約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會以不同形式歡慶農歷新年。2023年,第78屆聯合國大會更是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這無疑是對春節國際地位的有力彰顯,更體現了中國在全球舞臺上的影響力和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的接受度。在海外華人聚居的社區,每逢春節,人們通過舉辦盛大的慶?;顒?,使中華文化在異國他鄉得以廣泛傳播。例如美國的紐約、舊金山、洛杉磯等地,春節慶典已然成為當地的文化盛事,吸引了大量當地居民及游客紛至沓來,成功構筑起多元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平臺。2024年在英國舉辦的春節慶?;顒?,吸引了超過70萬人參與,一躍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亞洲文化節慶活動之一,有效推動了跨文化交流與融合進程。

  春節在文化傳播的進程中,還催生出眾多商業契機,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強勁活力。全球旅游業在春節期間收入呈現顯著增長態勢,僅中國市場2023年春節國內旅游收入便高達3758.43億元,同比增幅達30%。零售業也收益頗豐,2023年春節假期,我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8%。春節文化的廣泛傳播和“春節經濟”的拉動效應還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為全球經濟合作開辟了新的路徑,搭建起互利共贏的橋梁。

  在外交舞臺上,春節同樣扮演著極為特殊且重要的角色。眾多國家領導人會在春節期間發表熱情洋溢的賀詞或親自參與相關慶?;顒?,借此表達對中國的友好情誼。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連續多年為中國農歷新年致賀詞,著重強調其在文化交流與和平共處層面的深遠意義。春節已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梁,在文化交流、經濟合作、外交互動等多方面均發揮著關鍵作用。

  春節申遺成功的世界意義

  春節申遺成功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在全球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積極引領與擔當。長期以來,中國始終堅定不移地投身于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大業,嚴格遵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忠實履行締約國的各項責任與義務。為保障春節文化得以永續傳承與繁榮發展,中國政府多管齊下,出臺優惠政策并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其中。申遺成功之后,中國必將以更為堅定的決心、更為強勁的舉措,全方位加大春節文化的保護力度,顯著提升對相關文化遺產項目的扶持水平,積極引導并激勵社會各界踴躍投身春節文化的守正創新實踐中。中國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與國際社會攜手并肩,共同探尋文化遺產保護的創新之路、優化之策,合力推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邁向新的輝煌,為維護全球文化多樣性,促進世界文明發展傾盡全力、貢獻智慧。

  更為重要的是,春節申遺成功后,中國將借助日益頻繁的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平臺,誠摯地與世界各國及地區分享春節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寶貴經驗和豐碩成果,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地傳播春節所蘊含的團結、友愛、和平、和睦、和諧的人文精神,傳遞春節所揭示的自然倫理、和諧生態的自然精神,極大地增進國際社會對中華民族熱愛和平、敬畏自然、勤勞勇敢的深度認知與理解,更為不同文化間的平等對話、相互交融構筑起堅實而寬闊的橋梁。這一系列行動也展現出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積極主動、勇于擔當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展現中國在構建多元包容世界文化生態進程中的關鍵角色與卓越風范,為促進世界文化的和諧共生、繁榮共進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活力。

  以春節申遺成功為契機推動全球文明互鑒

  追溯歷史脈絡。通過系統研究歷史古籍、考古成果與民間傳說,進一步梳理春節從先秦至近現代的漫長發展歷程。在這一過程中,詳細解析各個時期春節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履行的社會功能以及展現的象征意義的演變軌跡。例如,深入挖掘殷商時期“臘祭”如何孕育春節祭祀文化的雛形;漢代“歲首朝賀”怎樣構建起春節禮儀制度的基本框架;唐代“守歲”習俗盛行,闔家團聚,燈火長明,強化了春節的家庭團圓內涵;宋代“交年節”的出現豐富了節前籌備活動,灑掃庭除、換桃符等習俗展現了對新春的殷切期盼,進一步拓展了春節的文化外延與民俗內容?;谶@些深入研究成果,組織專家隊伍將其整理編撰成權威的文化典籍,精心制作成高質量的紀錄片或富有吸引力的線上課程,進而通過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高規格的學術研討會以及廣泛覆蓋的網絡平臺等多元渠道,向世界各國人民廣泛傳播,使全球受眾能夠深入透徹地了解春節文化的底蘊以及清晰明確的發展脈絡,讓世界認識到春節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強大生命力。

  解析民俗內涵。春節民俗豐富多樣,是文化傳播的核心載體。運用民俗學與人類學的專業研究方法,深度剖析貼春聯、舞龍舞獅、守歲等經典民俗活動。深入闡釋春聯所蘊含的文學、書法、祈福等多重文化內涵;揭示舞龍舞獅背后的古老圖騰崇拜、地域特色差異以及文化融合現象;解讀守歲所凝聚的對時光的敬畏、對家庭團圓的珍視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等情感與哲學意義;細品年夜飯所承載的家族情懷與美食寓意,其團圓意義非凡,游子歸鄉共赴盛宴,食材寓意豐富,魚表“年年有余”,餃子似元寶,雙數菜肴盼好事成雙;追思祭祖所彰顯的家族傳承與精神紐帶,人們緬懷祖先,于祠堂祖墳獻祭品,求家族平安,尋心靈慰藉與歸屬感。在全球范圍內舉辦春節民俗展覽、盛大的文化節等活動,誠摯邀請各國文化使者、普通民眾參與其中親身體驗。通過現場展示、互動交流、技藝傳授等豐富多樣的形式,讓世界人民能夠直觀真切地感受春節民俗背后所蘊藏的東方智慧與獨特文化魅力,促進不同文化間的深度理解、情感共鳴與交流互動。

  探尋精神內核。春節蘊含“家和萬事興”“順時應勢”等寶貴精神特質?!凹液腿f事興”在春節中極為凸顯,家庭團圓是核心,家族成員跨越距離相聚,親情在此時凝聚升華。鄰里間相互拜年問候,社會氛圍和諧友善,不同地區、民族的春節習俗相互包容借鑒,如少數民族與漢族春節文化的交流互動。弘揚這種精神,利于處理國際關系中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多元文化和諧共生。在國際文化交流合作項目中,以春節“家和萬事興”的精神為線索,鼓勵各國文化機構開展文化交流活動,促進文化藝術作品的互展互賞、文化人才的互訪互動,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與理解?!绊槙r應勢”表現在春節作為新舊交替標志,人們依循自然規律與時節變化,回顧過往、規劃未來,是古老的中國智慧。這啟示全球在應對氣候變化、社會發展轉型等事務時,應尊重自然的節奏與規律,敏銳感知時代發展脈搏,凝聚各方力量協同發展,以順應大勢的智慧和積極主動的姿態謀求可持續的長遠發展,實現人類與地球家園的和諧共生共榮。以春節“家和萬事興”“順時應勢”等諸多中華傳統智慧為切入點,探討如何在全球發展中實現生態與文化的協同發展,引導各國在制定政策與發展規劃時借鑒這一理念,可推動全球文明在價值觀層面的交流互鑒,助力人類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文明進步與可持續發展。(唐軍旗/中央民族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

【責任編輯:楊荃】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