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錢罐里的心愿
發表時間:2021-02-09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太原2月9日電(記者呂夢琦、解園、高劍飛)13歲的王一然有一個小豬形狀的存錢罐,里面沒有一分錢,而是存著多年來爸爸媽媽給她寫的“請假條”。這些“請假條”背后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團圓。

  王一然出生在一個鐵路“雙乘”家庭,媽媽李亞琴是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太原客運段的一位高鐵列車長,爸爸王煒是一名空調發電車乘務員。

  自懂事起,王一然就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別人家的不一樣:學校組織文體比賽,別人的家長都能到場加油,自己卻孤零零一個人;到了寒暑假,同學們曬出全家旅行的照片,自己只能一個人在家;每年春節,在全國人都闔家團圓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更忙了……

  最讓王一然忘不了的,是二年級正式成為少先隊員的那一天。老師說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會到場為自己的孩子戴上紅領巾,一起見證這個光榮的時刻。然而,在正式舉行儀式這天,當自己精神抖擻地站在臺上,卻發現爸爸媽媽一個人都沒有來。

  王一然不記得最后是誰把紅領巾戴在自己胸前,她只記得,自己是那天唯一一位沒有收到自己父母掌聲的學生。

  女兒低落的情緒持續了很長時間。為了盡量彌補孩子,李亞琴和丈夫想了一個辦法——每次爽約時,提前給孩子寫“請假條”,并且每5張“請假條”能兌換一個心愿。

  “這起碼能讓孩子感受到尊重,也能讓她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感受到我們的掛念?!崩顏喦僬f。

  王一然把“請假條”都塞進了存錢罐里。在她看來,這些“請假條”可比錢貴重多了:它們有的寫在除夕前夜,有的寫在生日之前……每一張都充滿歉疚,都記錄著爸爸媽媽的一次次“缺席”。

  從此以后,存著“請假條”的存錢罐成了王一然的寶貝。每當想念爸爸媽媽時,她就把“請假條”拿出來,看看離下一個愿望還差幾張。

  去北京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儀式,一直是王一然最大的心愿。二年級的一篇關于升國旗的課文讓王一然銘記在心,尤其當越來越多的同學都去北京參觀了升國旗儀式,讓她更想和爸爸媽媽一起,目睹這一神圣而莊嚴的時刻。

  雖然只提過幾次,但李亞琴一直記著孩子的這個心愿。那段時間每天都晚上十一點才下班的她已是疲憊不堪,但為了圓孩子的心愿,她和丈夫帶著孩子趕往北京,凌晨三點就動身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儀式。

  進入深秋,北京的凌晨秋風蕭瑟,即使穿著厚厚的棉鞋,王一然的腳一會兒就凍得沒了知覺。但當國旗護衛隊邁著整齊而響亮的步伐走過金水橋,王一然紅紅的小臉蛋還是露出興奮的笑容。

  從此以后,李亞琴夫婦承諾每年至少帶女兒出去旅游一次,盡量能有更多的團圓時光。

  這個承諾至今也只兌現過幾次,但那年一家三口站在天安門廣場,吹著冷風,看著五星紅旗徐徐升起,成了全家人最珍視的回憶。

  從二年級至今,用來放“請假條”的存錢罐已經從粉紅色的方盒子換成橘黃色的小豬,手寫的“請假條”,也逐漸變成了王一然和爸爸媽媽在微信上的問候和聊天。

  去年8月,李亞琴和王煒給女兒補過了12歲生日。李亞琴說,在那天的家庭聚會上,當女兒轉過身來深深鞠躬并表示理解和感謝時,才發現孩子真的長大了。

  回想起自己和丈夫這么多年缺席了女兒成長中的一個個重要片段,轉眼她就長成了懂事的大孩子,李亞琴的眼淚瞬間奪眶而出。

  “現在孩子懂事了,像一件貼心的小棉襖,對我們知冷知熱?!崩顏喦僬f,“出差時間長了,孩子還會叮囑自己要好好工作,注意休息,不用擔心她?!?/p>

  今年春節,雖然王一然仍然盼著跟爸爸媽媽去爺爺家過一個團圓年,但她也知道可能性并不大?,F在的她已經明白了爸爸媽媽工作的意義,不再追著和他們的約定不放,也不再攢“請假條”。

Scan me!
責任編輯:郭 雯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