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2月3日電(記者謝建雯 范思翔)隨著牛年春節進入倒計時,家住寧夏青銅峽市光明小區的七旬老人石月琴開始囤肉買菜,置辦年貨,今年她再也不用為過年通廚房下水道心煩了。
“除夕晚上還堵過呢!過節廚余多,特別容易堵。有時污水從地下溢出來,天一冷就凍住了?!笔虑偌易∫粯?,提起曾經的廚房下水,老人一肚子苦水。
原來,“上了歲數”的光明小區建于20世紀80年代,排水管網不暢、屋頂墻體“老化”、物業管理混亂等已是多年“頑疾”。石月琴說,每過一兩年,樓里住戶就要“眾籌”疏通下水道。
2018年,光明小區全面改造了下水管網,還拆除了一個簡易樓,新建了小廣場,供住戶鍛煉休閑。此外,加裝墻體保溫層、維修屋頂、整合物業……這些“暖心”舉措讓舊小區換新顏,老住戶笑開顏。
“改造后再也沒有堵塞,還沒花我們一分錢。這下心里可踏實了,過年過節再也不怕淹?!笔虑僬f。
老住戶雷宗文印象中,改造前,小區被護欄分割成多個片區,幾乎“一樓一物業”,保安雖多卻缺乏安全感。改造后,小區由同一物業統一管理,原來的開放式布局現在只留兩個出口,還配備了電子監控和擋桿,如今治安和環境好了很多。
雷宗文以前多在自家單元樓下溜達,不好‘越界’,現在經常在小廣場晨練,還認識了不少伙伴?!斑@兩年,才覺得住在這里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了?!彼f。
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大力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并為老舊小區改造列出了時間表,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光明小區只是一個縮影。據青銅峽市住建局項目辦主任曹嚴寧介紹,青銅峽市自2013年起就對陸續開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解決部分老舊小區屋頂漏雨、無外墻保溫、基礎設施損壞等問題;2019年以來,青銅峽市又緊跟中央要求開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并提質擴面,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曹嚴寧說,2020年青銅峽市計劃改造32個老舊小區、270棟樓,目前完成率85%,共惠及6300多戶居民,“其余準備年后完工,一定把群眾的事情落實好。我們也做過民意測評,群眾滿意率高達98%?!?/p>
距光明小區不到一公里的紫薇社區也換了模樣。臨近春節,社區掛起了大紅燈籠和小彩旗,年味十足。年逾八旬的老住戶吳光和說:“現在環境美了,治安好了,鄰里糾紛也少了?!?/p>
“以前”什么樣?據社區黨支部書記錢麗娟介紹,紫薇社區建于20世紀90年代,因年久失修,基礎設施老化,幾年前原物業公司知難而退,居委會接下這個“爛攤子”后,處理鄰里矛盾、收物業費一直是“老大難”。
得益于政府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社區路面平整了,花草樹木多了、水電管網問題也解決了。2019年,社區還配置一批分類垃圾箱,更新安裝了高清監控攝像頭,提升人居環境和治安質量。
此前,為實現居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社區還創新設立了“樓長”一職。74歲的“樓長”田懷現在已經很少為催繳物業費頭疼了。他說,這幾年春節,按時繳納物業費的住戶還可從社區免費領取米面油等“年貨”。
“這是我們回饋居民的一種方式,既能快速收齊物業費,又能實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特別好?!卞X麗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