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屋脊”上的土家趕年
發表時間:2020-01-24來源:新華社

  這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羅坪鄉大龍坪村王君田家(1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南北鎮金河村的孩子點燃煙花迎接新年(1月21日攝)。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南北鎮金河村,鄧先鶴的家在群山環繞中(1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陳思汗 攝) 

  新華社長沙1月24日電(記者劉紫凌、阮周圍、袁汝婷)前往土家族漢子王君田家的路并不好走。從湖南長沙市區出發,驅車7個小時,在蜿蜒狹窄的山路上盤旋,才能到達常德市石門縣羅坪鄉大龍坪村。

  湖南石門縣,地處武陵山脈東北端,地勢險、海拔高,素有“湖南屋脊”之稱。2011年,它被納入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于2018年脫貧摘帽。

  春節來臨,大龍坪村家家戶戶掛起燈籠,貼上春聯,敞開大門。記者走進干凈亮堂的屋里,和鄉親們聊天拜年,道別時,兜里總會被塞上一大把瓜子和糖果。

  王君田家尤其熱鬧,許多村民都是來看“新娘子”的——臘月二十五,49歲的他娶了個漂亮媳婦回家。臘月二十八,記者走進他家時,穿著大紅外套的王君田正和妻子易必林忙著準備團年飯。

  灶屋里,燒制豬頭的柴火噼啪響。這是當地的土家族年俗,王君田笑著添了一把柴,說道:“燒完了豬頭,還要燒豬尾,代表一整年‘有頭有尾’,圓圓滿滿?!绷硪贿?,村民們正在磨豆腐、打糍粑、殺土雞。

  這都是為晚上的土家趕年團年飯做準備?!摆s年”是湘西北山區的土家族年俗——過了小年,直到除夕前,每天都可以吃團年飯,寓意“趕著過年”。當地民諺稱:“臘月二十八,越吃越發;臘月二十九,越吃越有?!?/p>

  “這不,趁著過趕年,大家都來看新娘子了?!碧炕馉t邊圍了一圈鄉親,不知是誰大喊了一句,大家伙兒都起哄笑開了,正在泡茶的易必林紅著臉低頭笑。

  易必林是石門本地人。以前山里窮,20歲那年,她南下廣東打工,2013年回到家鄉?!奥犝f政府發展扶貧產業,家門口就有活干,我就回來了?!?/p>

  前些年,王君田父親去世,母親腦梗偏癱,家中欠下十多萬元債務,在2014年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幾年,通過鄉、村兩級幫扶,他申請了5萬元金融扶貧小額貼息貸款,買了機器、成立了茶葉合作社,2019年他家年收入20多萬元。脫貧后,他償還了債務、在家門口建了廠,母親身體也在慢慢恢復。

  “鼠年里,我打算把機器更新換代,擴建廠房,把產業再做大一點?!蓖蹙锟戳艘谎燮拮?,笑著繼續說,“再爭取生個胖娃娃。明年歡迎你們再來我家坐坐,到時候肯定人丁更旺,日子更好!”

  距離大龍坪村1小時車程,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南北鎮金河村,這里曾是石門最貧困的鄉村。記者走進了已經脫貧的建檔立卡戶鄧先鶴的家。

  住在村里地段最偏的山區,鄧先鶴曾經因為信息閉塞,找不到致富門路。大約20年前,妻子受不了山里的苦日子遠走他鄉。2014年,鄧先鶴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下,他開始養蜂、種茶葉和藥材,在2018年順利脫貧。如今,他還成了村里的產業致富帶頭人,不少村民都跟著他學養蜂。

  鄧家堂屋正對著連綿起伏的大山,燈籠早早就點亮了,一方小院喜氣洋洋。房梁上掛著臘肉,柴火烘烤出陣陣香味,火上吊著一壺開水,滋滋冒出的暖意沖散了嚴寒。

  鄧先鶴和村民們正在院子里為團年飯做準備,一邊還聊著新一年打算?!斑^完春節,我打算再多養些蜜蜂,養到100桶。蜂箱早都制備好了,扶貧工作隊還幫我申請了貸款,萬事俱備!”

  團年飯做好了。臘豬蹄、土雞、河魚……將圓桌占得滿滿當當,人們舉起酒杯,互道農歷新春祝福。

  院子里,孩子們點燃了煙花。48歲的土家族漢子鄧先鶴笑得靦腆,悄悄對記者說:“2020年,我想找個會做飯的(媳婦)回家,好好過日子?!?/p>

  一簇簇煙火,點亮了湘西北大山里的夜,爆竹響起,臘肉飄香,村民們正期待著新春到來。

Scan me!
責任編輯:賈 玉韜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