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3歲的吳梅蘭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她還有另一重身份,就是這個廠子的股東?!耙郧澳睦锵氲玫阶约耗墚敗习濉??現在,脫貧致富的路子找到了,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闭f起這些,吳梅蘭掩藏不住內心的喜悅。
2011年,吳梅蘭的丈夫因病去世,治病期間不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負債好幾萬元,生活一下變得拮據困難。她一邊要打理丈夫留下的豬場,一邊還要忙農活、照料兒女。后來,由于生豬市場不景氣,同時也為了響應新余市政府水環境整治“保家行動”,吳梅蘭毅然決然關閉了豬場。然而,這也讓全家沒有了經濟來源,她只能在農忙之余到附近打些零工以貼補家用。2017年,吳梅蘭被村里納入精準識別貧困戶。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政府給我申請了低保,把我納入貧困戶,看病能報銷、孩子們上學不用愁,幫我減輕了很大負擔。但我還年輕呀,要想過上好日子,還得自己加把勁、努把力?!睅е环莞卸?,2017年9月,吳梅蘭在親戚朋友的鼓勵與幫助下,和他們一起創辦了“燃得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秸稈、樹枝、廢舊木材等原料“變廢為寶”,加工成生物質顆粒燃料。這種燃料清潔環保、方便運輸,既解決了廢棄物直接燃燒的污染問題,又帶來了經濟效益。
“很多家烘干機廠、學校都跟我們達成了訂貨意向,我們可得抓緊時間生產。今年,我和我廠子里的老鄉們肯定能脫貧!”說著,吳梅蘭拉著記者坐下來,樂呵呵地算了一筆賬:目前,工廠日產量在15噸左右,每噸售價約900元,減去成本,年底入股分紅大概能拿個5萬元,再加上現在在廠里干活每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一年下來掙個七八萬元沒問題。
說起新一年的打算和心愿,吳梅蘭說,她謀劃著再建幾個大棚,用來儲存秸稈、木料,以防止潮濕影響生產?!拔也粌H要把自己的貧困帽子摘掉,還要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通過“務工工資+入股分紅”的模式,到目前為止,吳梅蘭一共吸納了5名貧困戶到工廠就業,人均年增收4萬元以上。對于嶄新的一年,大伙兒充滿了干勁和期待。(記者 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