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神
來源:人民日報

  祭灶節又稱“小年”,足見其重要性、普及性和盛大性?!霸睢奔丛钌?,民間稱“灶王爺”“灶君”。在古代神話傳說中,灶神是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具有掌握一家壽夭禍福的職能。先秦時期,祭灶儀式就位列重要的“五祀”之一(五祀為祭祀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這一習俗延續了幾千年,至今仍在民間有深遠的影響。

  傳說灶神自上一年的除夕就被玉皇大帝派到人間,化身千千萬萬,每家灶頭都有一位灶神暗中監察、掌管一家禍福和財氣。每年臘月廿三(有的認為是臘月廿四),灶神要上天稟報所在人家的善與惡,以供玉皇大帝決定賜福還是降災。人們十分敬畏這位明察秋毫的灶神,因此把灶神上天這一日定為“祭灶節”,或稱“送灶節”“謝灶節”。清代《敬灶全書》稱,“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終月則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災殃”。

  古代宮廷中會舉行隆重的祭灶儀式。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皇帝都要齋戒沐浴,在宮中掛神像,安供桌,在神位面前行九拜大禮?;实鄱Y罷,皇后、大臣一一點香行禮禱告,供奉糖果、糕點等32種供品。供奉糖果最多,意在用糖封住灶神的嘴巴,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告狀。

  民間祭灶也非常講究。家家都要把廚房、灶臺打掃得干干凈凈,在灶神像旁貼上對聯“在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神像下邊擺放供桌,敬獻糖果點心、美酒佳肴。陜西祭灶風俗甚厚,過去關中農村的巧婦們都會做一種小酥餅稱作“灶坨坨”,陜南城鄉用紅苕或包谷加麥芽熬制成“灶糖”,陜北地區必不可少的祭灶甜食是紅棗。人們用地方特產獻給灶神,想讓灶神吃甜的,好在玉帝面前說好話。祭灶神時戒規繁多,不能哭泣、吵嘴、打架等,害怕不恭不敬怠慢了灶神。祭祀完畢,叩頭致謝。焚燒年畫神像和紙糊的馬匹,送神上天。儀式結束后,大人們會把祭灶的食品分給孩子們吃。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吃著灶餅和糖果,分享著節日的快樂。

Scan me!
責任編輯:林 鳳清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