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各地舉辦“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系列活動
發表時間:2023-04-06來源:中國文明網

  清明節追憶先人、緬懷烈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清明節期間,廣東各地舉辦了一系列“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倡導文明祭掃,深入推進移風易俗。

  廣州

  4月4日下午,2023年廣州市中小學生清明祭英烈現場活動在廣州市烈士陵園舉行。

  活動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300多名學生代表及各單位代表佇立在廣州起義烈士紀念碑前,為革命先烈們默哀。20秒的默哀,寄托著大家的深切哀思,也代表著對革命先烈們的無限敬仰。

  各單位代表向廣州起義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整理緞帶、行三鞠躬禮,隨后,全體人員繞場一周,瞻仰烈士紀念碑,緬懷革命先烈們,在廣州起義中用鮮血譜寫的英雄史詩。

  儀式結束后,各學校組織學生分批在陵園開展“羊城少年心向黨·清明祭英烈”紅色研學實踐活動。

  佛山

  4月3日上午,2023年佛山市“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清明”暨文明校園創建系列主題活動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華僑中學舉行,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緬懷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我們要積極參與網上祭英烈活動,悼念先烈、回顧歷史、珍惜現在、展望未來,認真學習先烈事跡,深刻感受先賢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永遠向前的不竭動力?!碑斎?,三水區華僑中學學生代表發出“清明祭英烈”活動倡議書,倡導同學們爭做道德崇高之人,做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合格接班人。

  隨后,學生代表們共同上臺朗誦《頌英雄》,他們的朗誦感情飽滿、真摯,表達著對英雄先烈的崇敬之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英魂雖逝,精神長存。清明詩歌朗誦結束后,同學們有序來到電教室,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登錄“佛山文明網”的“網上祭英烈”專區向先烈們獻花、留言,緬懷革命志士。

  “通過參加今天的活動,讓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勿忘歷史,珍惜今朝,繼承先烈遺志,尋著他們的足跡繼續前行!”三水區華僑中學高二學生陳芷瑩說。

  東莞

  4月3日,“祭英魂揚正氣”清明詩歌音樂朗誦會在林則徐紀念館林則徐銅像前舉行,通過詩歌音樂朗誦和獻花等方式,緬懷民族英雄。

  本次活動以詩歌音樂朗誦的形式舉行,分為“祭英魂”“揚正氣”“承精神”三個篇章,邀請了東莞市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相關藝術團隊參與,有詩朗誦《祭文》《虎門銷煙》《可愛的中國》、童聲合唱《送別》以及獨唱《天風海韻》等多個節目,以此緬懷民族英雄林則徐,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演出結束后,活動現場放飛了氣球,禮兵儀仗隊、學生代表和參與活動的人員手持鮮花,有序向林則徐銅像敬獻鮮花,寄托對林則徐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肇慶

  肇慶市端州區城東街道文廣旅體服務中心舉辦了“折紙花 祭英烈 奮圖強”——“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清明節活動。

  活動以《鐵軍雄風——葉挺獨立團史跡陳列》紅色短片拉開帷幕,通過觀看短片,孩子們對葉挺獨立團的光榮事跡有了更深的認識。隨后,孩子們帶著滿滿的感恩情懷和愛心,用稚嫩的雙手和媽媽一起折出漂亮的花朵。

  最后,大家步行到閱江樓“獻花祭英烈”。在莊嚴的葉挺獨立團銅像前,全體人員默哀3分鐘后,孩子們有序地上前鞠躬獻花并敬禮,以此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惠州

  在惠州市,越來越多人選擇鮮花祭掃、網上祭掃等形式緬懷故親,綠色祭掃、文明祭掃已蔚然成風。

  走進惠州市長青墓園,有關文明祭祀的各種橫幅和宣傳標語映入眼簾,手拿鮮花、水果等前來祭掃的市民絡繹不絕。市民蔡女士一家早早地來到墓園,將提前準備好的鮮花整齊地擺放在親人的墓碑前,用毛巾輕輕擦拭著墓碑,寄托深深的哀思?!拔覀儾捎悯r花祭掃的方式已經很多年了,這種方式比燃燒香蠟紙錢干凈整潔,不會污染環境?!辈膛空f。

  “今年清明期間,長青墓園每天都安排50多名工作人員積極引導大家樹立環保意識,倡導綠色理念,提倡不燒紙錢,讓空氣更潔凈;不放鞭炮,讓墓地更安寧;不丟垃圾,讓環境更優美,自覺踐行環保理念,共度綠色清明?!被葜菔虚L青墓園負責人介紹,在墓園的大力倡導下,近年來接受綠色環保祭掃方式的人已越來越多。

  汕頭

  4月2日上午,汕頭市潮南區井都鎮平湖西社區普安福利會殯儀大樓組織開展主題為“移風易俗 平安清明”的清明民俗集體公祭活動,先人家屬以鞠躬、獻花形式緬懷先人。

  上午9時10分,2023年清明民俗集體公祭儀式在隆重古樸的氣氛中開始,現場莊嚴肅穆。儀式依次鳴鼓7響,鳴鑼9響,以此代表汕頭市7個區(縣)和對先人最高的緬懷敬意。主持人引領先人家屬恭讀手中的祭文并行禮,家屬們有序地向先人行禮三鞠躬并敬獻鮮花,整個過程隆重簡約,文明環保。

  清遠

  近日,2023年清遠市“我們的節日·清明”傳統民俗文化主題活動在清城區保利廣場舉行?;顒右浴扒迕髁曀子浶拈g,民族精神代代傳”為主題,設置清明射柳、蹴鞠、青團制作、手繪紙鳶、清明節蛋繪畫等民俗文化互動環節,吸引現場親子家庭熱情參與。

  主持人介紹,清明節掃墓祭祖、禮敬祖先習俗早已有之,隨著時代變遷,古人把祭祀、游樂結合起來,在踏青之余融合了蹴鞠、射柳、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其中,蹴鞠是古代漢族民間廣泛流行的一種類似足球的體育運動,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放風箏不但是一種游藝活動,更寄托了古人對除病消災、祈求健康的美好愿望。

  “清明吃青團,既是對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也代表紀念先人、思念親人、祈求團圓的寓意?!痹谥鞒秩说膸酉?,現場親子家庭比賽制作青團,各個家庭把充滿巧思和創意的手工青團帶回家烹煮。(供稿:廣東省文明辦、廣東文明網)

Scan me!
責任編輯:劉朝靈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