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昆玉市,市文化館的座位早早就被當地600余名各族干部職工群眾與學生們坐滿。原來,大家都在等待一場期盼已久的文化講座。
此次兵團黨委宣傳部、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兵團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藝術報社聯合舉辦“弘文講堂——我們的節日·清明”講座,邀請中國傳媒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張晶來到第十四師昆玉市,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清明文化分享。
張晶將二十四節氣作為“鑰匙”,為聽眾打開千年時光的“門扉”:從晉文公重耳與介子推的恩怨糾葛,到唐宋詩人筆下的杏花微雨;從寒食節冷餐里的黍米清香,再到新時代祭掃時的鮮花寄情,清明節氣的文化密碼被層層拆解。在詩詞典故、歷史文獻之間,清明兼具自然節氣與人文節日的雙重意義被精妙闡釋。
這場持續一個多小時的文化雅集,如同昆侖融水般潛入聽者心田。聽到精彩處,有人舉起手機,拍攝下屏幕上的詩句圖畫;有的學生攥著筆桿,筆尖不停追趕講演者口中的妙語金句;還有一些年長的群眾職工索性按下手機的錄音鍵,將講座內容全部收入囊中。
“這次講座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我收獲了很多?!钡谑膸熇ビ袷形穆摴ぷ魅藛T曲曉飛表示,作為文藝工作者,她會將這次講座上學習到的內容、知識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喜歡、熱愛傳統文化。第十四師職業學校的學生毛魯達木·吾麥爾說:“這次活動讓我學習到清明節背后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希望以后這樣的活動能有更多!”
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張晶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征服了現場的每一位觀眾。聽到動情處,大家紛紛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一路,我感受到了‘胡楊精神’‘老兵精神’,看到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在漫漫沙丘之上建立起來的城市,我為兵團人感到驕傲!”張晶動情地說。
據了解,“弘文講堂——我們的節日”系列講座由主辦單位邀請國內文學藝術名家擔任主講,接下來還將圍繞端午、中秋、春節等傳統節日展開深入宣講,普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中華文化在宣傳宣講中充分展現、直擊人心,教育引導各族干部職工群眾堅定文化自信、筑牢中國心中華魂。(記者:靳昊、趙明昊、孫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