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移風易俗,綠色清明-中國文明網

江蘇南京:移風易俗,綠色清明

發表時間:2025-04-03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又是一年春草綠,梨花風起正清明。

  到高淳區磚墻鎮,了解智能化公益性骨灰堂“福澤園”;去溧水區大仁山生命園,目睹現代升級版的殯儀服務機構+墓地;在雨花功德園,看全省最大的生態葬區……3月31日,南京市組織媒體集中宣傳殯葬領域移風易俗的優秀經驗做法,一個個鏡頭折射出南京推動形成文明節儉治喪、節地生態安葬、綠色低碳祭掃的殯葬新風尚。

  鏡頭一

  城鄉公益性骨灰堂,滿足逝有所安

  高淳區西南端的磚墻鎮,地處水鄉圩區,歷來缺乏公墓或骨灰紀念堂等殯葬設施。全鎮原有近2萬座墳墓,主要分布在道路兩側和田間地頭。隨著道路交通、水利設施等工程建設,不少墳墓多次遷移,家屬不堪其苦。

  “小墓園”折射“大民生”,補齊短板迫在眉睫。2019年,該鎮利用位于茅城村東側的一處廢舊廠址,投入2500余萬元新建了一座公益性骨灰紀念堂“福澤園”,設計安裝骨灰存放架3萬個格位,可滿足全鎮遷墳和今后30年新增骨灰存放的需求,是目前高淳區體量最大的公益性骨灰紀念堂。

  對于骨灰遷入骨灰堂,給予“入堂”補償,對于新增骨灰入堂存放,從減免基本喪葬服務費用,再到20年免費安放期,磚墻鎮拿出真金白銀。一個個做到群眾心坎里的舉措慢慢打消了村民的擔憂和顧慮,磚墻人的觀念從讓逝者“入土為安”轉變為“入堂為安”。

  當年年底,散墳平遷工作全部完成,有近2萬骨灰入堂,磚墻鎮也成為南京市第一個無散墳鎮。

  不僅如此,磚墻鎮隆興村等地紅白理事會還積極發揮作用,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文明節儉操辦紅白事、反對鋪張浪費的理念深入人心,營造了鄉村文明的新風尚。

  記者了解到,結合當地民風民俗、鄉土建筑風格,全市布局規劃建設57座公益性骨灰堂。各區規劃和自然資源、住建、民政等部門強化聯動、全力配合,快速完成新建骨灰堂項目選址、招標、立項、規劃、土地等手續辦理。施工過程中堅持“專業施工、一線辦公”,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細化到天,強力推進骨灰堂建設。

  2019年,我市用時僅7個月新建52座、改擴建5座公益性骨灰堂,實現所有涉農街鎮公益性骨灰堂全覆蓋,安放全免費,全面補齊農村殯葬公共服務設施短板。

  “我們為滿足非涉農區居民基本喪葬需求,充分利用南京殯儀館紀念環原有場地、設施的基礎上,將其改造建設成為南京城市公益性骨灰堂,這里總計規劃格位3萬個?!笔袣浽峁芾硖幭嚓P負責人介紹。

  按照政策,凡戶籍(或原籍)所在地為南京市主城四區以及棲霞區和雨花臺區公益性骨灰堂未覆蓋區域的逝者及其配偶、駐寧軍隊現役軍人、駐寧軍隊管理保障的離退休干部(參照其居住干休所所在地居民享受相關權益),憑借相關證明可申請骨灰安放。此外,該館紀念環原寄存房間,滿足免費安放條件的,也可享受此政策。骨灰免費安放周期不超過20年。市民可來館辦理登記。

  據統計,自2024年1月1日開放至今,南京殯儀館紀念環共計接待辦理骨灰免費安放業務近八千戶。

  此前,經廣泛征名和專家組評議,南京首個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命名為“寧思園”,現已出臺《南京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工作指引》,制定《南京城市公益性骨灰堂骨灰安放協議書》,下一步將繼續完善相關業務辦理流程,真正做到“建、管、用”一體推進。

  鏡頭二

  大仁山生命園,現代升級版的殯儀服務機構+墓地

  殯葬是民生大事,實現“逝有所安”是新時代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南京著力補齊殯葬服務設施供給不足短板,加快推進殯葬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殯葬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推動喪俗改革向縱深發展。

  大仁山生命園就是我市殯葬設施建設的典型縮影。

  “生命園”即現代升級版的殯儀服務機構+墓地,也是生命文化教育的場所。大仁山生命園位于溧水經濟開發區,于2020年4月建成投用,總面積21.6萬平方米,這里依山傍水,景色秀麗,交通便利。

  該生命園整體規劃運用傳統墓葬文化和園林藝術的創作手法,將公墓和公園相結合,打造出格調清新自然、環境故土鄉情、富有詩情畫意的江南古典園林風貌的新型墓園,為市民提供一座既可以祭掃先人、寄托親情、弘揚傳統孝道文化的人生后花園,又是集合墓葬功能、文化功能、生態功能、休閑功能為一體的大仁山墓地景觀公園。

  結合大仁山生命園現有殯葬服務設施,南京還探索開設生命文化紀念館。紀念館圍繞人的出生、厚養、禮葬、傳承、生態等方面進行宣傳教育,以普通百姓生平小物件、小遺物、小故事為線索,教育群眾更加珍惜和關愛生命、敬畏生命,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活觀、生死觀和價值觀,以及對逝者的精神與文化傳承的認知,進而逐步摒棄傳統祭祀觀念,確立綠色、生態祭祀理念。

  鏡頭三

  雨花功德園節地生態葬受青睞

  推行節地生態葬,要移風易俗,要改變人們幾千年承襲下來的喪葬觀念,光有“想法”不夠,還得有“辦法”。

  雨花功德園是江蘇省最大的生態葬區。記者看到,這里有風格典雅的園林式古典壁葬長廊、莊重美觀的塔葬、綠茵茵的草坪葬、回歸自然的樹葬、炫目的雨花石葬等多種安葬形式,為推進殯葬改革,規范骨灰處理提供了最佳途徑。

  據了解,該陵園通過精心設計與改造,將園區變得干凈整潔、鳥語花香、綠草遍地,人們所到之處,看到的雨花功德園既是墓園,也是公園。

  陵園還十分注重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近年來,雨花功德園推出“3D生態云葬”?!?D”代表從多層次全方位利用有限的空間,“生態”指所用石頭采用原生態的花崗巖大理石材料,顛覆過去傳統的骨灰盒形狀,改為圓柱體骨灰盒,并且采用平行封閉式安裝,既生態也節省用地空間。而“云”的概念則體現在祭拜逝者時,家屬可通過掃描墓蓋上的二維碼,進入雨花功德園網上紀念館,進入載有逝者照片、生平簡歷的個人主頁,寄托哀思。

  雨花功德園又創新推出“生命菁華”葬。以“蝶戀花”區域為例,總共48平方米,如果放置傳統墓穴,只能放一二十個。但目前,這里可以同時安放88個生命晶玉葬、189個雙穴壁葬、123個雙穴生態墓,大大節省了土地資源。同時,這也體現了現代人對生命的全新態度,讓緬懷追思更加人文、科學、環保。

  據悉,新的獎補辦法已經從2019年3月1日起施行。新的獎補辦法適用范圍為:南京市戶籍人員或駐寧部隊現役軍人逝世后,在本市經營性公墓內選擇不留灰、不立碑生態安葬的逝者。根據獎補辦法,首先是免除實施生態安葬所需落葬服務費用;其次,對于選擇可降解骨灰盒的,按每具骨灰2000元給予一次性獎勵;不使用骨灰盒的,按每具骨灰3000元給予一次性獎勵。

  截至目前,雨花功德園已安葬近萬名的生態葬逝者,200平方米的生態葬區實現了生態節地的效果。經過多年不遺余力倡導零碳祭掃,該陵園還在南京市率先基本建成綠色無煙陵園。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殯葬服務專線96444集自動應答與人工服務于一體,涵蓋殯葬問題咨詢,政策法規宣傳,殯葬服務機構查詢,集體江葬、江祭活動報名及咨詢、遺體接運服務登記等多項功能,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貼心服務。

  目前,96444服務專線為市民提供24小時不間斷、全方位的殯葬服務。此外,市民在遇到殯葬服務領域的不規范行為時,也可以通過96444專線進行投訴,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供稿:江蘇省文明辦、南京市文明辦

【責任編輯:王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