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鏗鏘詩句穿透紙背,當“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宣言刷屏網絡,這些用生命刻寫的信仰宣言,構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長城。
清明前夕,網上網下緬懷英烈的氛圍愈發濃厚。人們通過各種方式,向那些為了民族獨立、人民幸福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表達敬意。在烈士陵園,鮮花簇擁著一個個莊嚴肅穆的墓碑,人們靜默哀思,仿佛能聽到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里,英烈們堅定的腳步聲。在網絡上,網友們紛紛留言,用最真摯的話語寄托哀思,表達對英烈的無限敬仰。
緬懷英烈,銘記來時路。翻開歷史的扉頁,總有一些記憶描摹著用生命刻寫的路標:趙一曼受盡酷刑仍高呼“我的主義、我的信念,絕不更改”;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在飛機失事前與警衛員緊抱護住絕密文件,焦灼殘骸中兩人的身軀化為共和國科技崛起的基石;戍邊英雄陳紅軍和他的戰友們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赤膽忠誠……我們看到,每一段“來時路”都浸染著英烈的熱血,他們以生命為火把,照亮民族前行的方向;他們用信仰鋪就道路,讓后人得以在荊棘中踏出坦途。今天,我們緬懷英烈,銘記“來時路”,不是沉湎于過去,而是讓記憶成為腳下的力量,沿著這些路標用生命指引的方向,走成一片開闊的光明。
緬懷英烈,傳承紅色基因。面對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緬懷英烈,既是對歷史的致敬,也是對未來的期許。要將英烈的精神融入血脈、付諸實踐,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土壤中開花結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可開展講述英烈故事會等活動,學??山M織學生將課本里的英烈故事搬上舞臺,社會各界應充分保護、利用、挖掘紅色資源,通過舉辦展覽、演出等形式,使其持續煥發光彩。
山河不忘英雄名,薪火傳遞代代承。讓我們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賡續紅色基因,汲取前行力量。(朝陽門工作室 闞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