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 | 傳統年畫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光彩-中國文明網

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 | 傳統年畫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光彩

發表時間:2025-03-01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2025年“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美術作品展覽活動手記

  近日,中宣部文明實踐局、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2025年‘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美術作品展覽”在全國聯動開展,為乙巳蛇年春節增添了一抹絢麗色彩。該項活動至今已走過四載春秋,吸引了眾多藝術家和愛好者參與,充分展現了年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創新發展,在新時代煥發的獨特魅力。

“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2025美術作品展覽現場。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供圖

  在去年展覽成功經驗基礎上,本次展覽分別從年畫作品創作、展覽策劃、文旅融合、媒體傳播、文創拓新和國際傳播等方面做了不同形式的新探索與新實踐。

  “雙結合”模式開啟創作“新紀元”

  新年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民族精神。本次展覽通過“雙結合”創新模式——國內創作與國際作品相結合、創作采風與征集作品相結合,激活新年畫在新時代的生命力。

  此次征稿活動得到了全國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美術家協會、60余家農民畫鄉和近30家藝術高校的大力支持,共收到7000多幅作品。這些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背景的創作者們,帶著對新年畫的獨特理解和創新思維,共同參與到這場文化盛宴中,為新年畫的創作注入了新活力。

  雙主展場開辟發展“新路徑”

  在文化傳承創新中,新年畫展覽以一種全新姿態,開啟了“雙城記”的嶄新篇章。首次全國雙主展場的設立,分別選址于浙江湖州和北京通州,兩地以“各美其美”的姿態,共同書寫新年畫藝術的新篇章。

  浙江湖州展覽以“金蛇起舞”“喜迎豐年”“和美未來”三大板塊為核心,分別在小西街和西塞山美術館展出。北京通州展覽不僅展示了今年的新年畫作品,還特別加入了“百蛇百?!蛏撟髡褂[”和“藝繪通州”板塊。除了雙主展場,重慶、浙江臺州、甘肅蘭州、海南三亞等地也積極舉辦相關展覽和活動。本次新年畫展覽不僅實現了地域上的跨越,更在文化內涵和藝術形式上進行了創新和拓展,為新年畫藝術的未來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特色古街展現文化“新面貌”

  在文化傳承創新中,本次活動首次將展覽場地延伸至歷史文化街區,讓新年畫藝術走出博物館和美術館,走進百姓生活,賦能鄉村振興。

  在浙江湖州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小西街的朝陽里堂,一幅幅色彩斑斕、造型夸張的年畫作品,被巧妙地布置在小西街的各個角落,與古街的青磚黛瓦、石板路和古建筑相映成趣。在這里,新年畫成為與人民群眾生活緊密相連的文化符號。人們可以近距離感受新年畫傳達的美好寓意,領略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完美融合。小西街的“新風貌”不僅為新年畫藝術開辟了新的展示空間,更為鄉村振興和文化傳承提供了新范例。

  AI賦能道出年畫“新智語”

  在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交匯點上,新年畫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萍假x能,不僅讓新年畫在形式上更加多樣化,也在傳播上更加廣泛。

  在線下,多個城市地標大屏用新年畫形式點亮春節,打造“新年畫AR燈光秀”,營造出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浙江湖州展覽區域結合新媒體設置AI互動裝置《正月正》和手繪涂鴉互動環節,讓新年畫完成了從靜態裝飾到情感載體的蛻變。在線上,通過新年畫主題曲、創意年畫表情包、節目海報等衍生以及線上美術館的展播,進一步拓展新年畫傳播的維度。通過AI技術,新年畫從靜態裝飾品變成了可互動、可分享的動態藝術品。這種創新不僅讓年輕人重新認識和接觸傳統文化,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新年畫點亮全球“新航標”

  在文化多元與交流互鑒的今天,中國新年畫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2025年1月17日,“四季交響——來自中國的鄉土繪畫”展覽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聯合國廣場隆重開幕,這不僅是新年畫的首次非洲之旅,更是中國文化“國潮出?!钡闹匾徊?,在新年畫全球文化交流版圖上,點亮了又一個代表中國文化的新航標。

  2025年1月17日,“四季交響——來自中國的鄉土繪畫”展覽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聯合國廣場開幕,活動現場非洲觀眾近距離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供圖

  中國新年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每一次“出?!倍疾粌H僅是藝術作品的簡單輸出,更是文化理念、審美價值以及民族精神的深度傳播。它讓非洲觀眾近距離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讓中國文化的“真”與“美”在國際舞臺綻放光彩。中國新年畫,恰似一位執筆古今的使者,攜著千年文脈與匠心溫度,在時代的浪潮中翩然起舞,于傳承與創新的交響中綻放異彩。

  “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通過“雙城共繪·萬象煥新”的主題實踐,將年畫藝術融入科技光影、國際語境與市井煙火,讓傳統筆觸在AI的智繪中輕盈轉身,讓鄉土繪畫在絲路長卷上綿延流淌。它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扇窗口,映照出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活力,見證著年畫藝術在新時代的破繭與翱翔。(宋亮/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藝術總監、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責任編輯:梁海燕】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