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端午,一歲一安康,河南南陽各地各界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文明實踐活動,通過包粽子、做團扇、縫香囊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為廣大群眾提供豐厚的精神滋養。
南陽:品味粽情端午 共話文化傳承
端午節到來之際,近日,南陽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南陽師范學院聯合舉辦“品味粽情端午 共話文化傳承”活動,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守住根和魂,不忘來時路,認清腳下路,堅定前行路?!被顒蝇F場,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同志深情寄語廣大學子,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實踐中厚植愛國情懷,在傳承中增強文化自信。

南陽市“品味粽情端午 共話文化傳承”活動。

文藝表演。
活動中,除了精彩的節目展演,還設置了包粽子、做香包等多個互動體驗區,師生代表們各展所長,吸引著來往學子駐足觀看、參與其中。在“五絲系香囊 盛世賞霓裳”活動區,南陽師范學院文學院漢文化研究協會舉辦的縫制香囊、編五彩繩活動備受師生喜愛,這些香囊不僅傳遞著健康和祝福,更讓學子們對端午節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在“粽情飄香 情滿校園”活動區,包粽子過程中,參與者們一邊講述著端午節的風俗來歷,一邊互相交流包粽子的手法和技巧,現場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包粽子。
“弓要拉滿,然后把弓箭托起,手臂與肩膀保持水平,站姿也很重要,主要是保持身體平穩……”在“一箭傾心 與艾同行”射五毒民俗體驗區,有經驗的同學正指導著興致勃勃的體驗者們做好基礎動作,國際留學生代表一起通過英文介紹了解“射五毒”項目。此外,書法、繪畫、投壺等民俗體驗活動,也讓前來參與的學生沉浸在游戲的快樂中,豐富的活動,勾勒出一幅幅多彩的端午民俗風情畫,廣大師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弘揚家國情懷。

南陽市社旗縣在大馮營鎮周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端午節”傳統香囊制作活動。
南陽市臥龍區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文明實踐活動
端午節到來之際,南陽市臥龍區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文明實踐活動,邀請轄區群眾、學生代表、志愿者等通過制團扇、包粽子、誦經典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沉浸式”體驗非遺文化和傳統節日的魅力,共話濃濃端午情。

做團扇。
繪圖、繡制、捻花、裝飾、固定……活動現場,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拿起畫筆在扇子上勾勒造型,穿針引線將南陽“艾草”繡在扇面上,將絲帶挽成花朵狀把南陽“月季”裝在團扇上,用各種小飾品加以點綴,用印章將“吉祥如意”等美好祝福從古色古香的團扇中傳遞開來,最后以艾草為原料做團扇吊穗,制作了“端陽花開 艾草香飄”系列團扇,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注重創新發展。

送祝福。
“團扇又被稱宮扇、紈扇,寓意美好、團圓、友善。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老百姓的納涼工具,到了今天已經成為承載文化內涵的藝術品?!蹦详柺械诹W校的團扇文化推廣者張賀表示,為了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將團扇社團作為“雙減”后的第二課堂,向同學們推廣普及,并在“非遺”基礎上,進行軟浮雕設計和制作,并結合南陽特色,融入了艾草、月季、中醫藥等元素,使納涼團扇的色彩更加豐富、圖案更加立體、意義更加深遠。

包粽子。
當天,臥龍區還組織開展了包粽子比賽和端午節詩歌朗誦活動,大家在粽葉的清香中,聆聽經典,共度佳節。

西峽縣白羽街道土門社區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文藝演出。
南陽市第二十三小學校:識草藥習中醫 非遺研學迎端午
近日,南陽市第二十三小學聯合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開展了“仲景文化校園行”暨“識草藥習中醫 非遺研學迎端午”主題實踐活動。
活動現場,南陽醫專向南陽市第二十三小學頒授了“傳統醫藥非遺傳承創新實踐基地”牌匾。授牌儀式結束后,同學們先后參觀了南陽醫專中醫藥科技館、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中心等地。

體驗艾條制作。
“這個是陳皮,這個是荷葉,這個大棗,我們家里也有,原來它也是中藥啊……”在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創新中心,同學們一一辨識著中草藥標本;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認識了花類中草藥、艾灸等中醫藥知識,看到了課本上學過的《本草綱目》等經典。

端午節非遺研學活動。
“先填充這個由艾草制成的艾絨,再塞上點棉花,最后我們把它的口縫好,這個香包就做好了?!被顒又?,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體驗了寓意健康和祝福的端午香囊制作過程以及包粽子活動,對端午節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地了解和認識。此外,還動手制作了手搓艾灸條,在鮮活的實踐中感悟仲景文化的獨特魅力。
南陽市第二十三小學校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為契機,通過中醫藥文化教育實踐活動,讓同學們在寓教于樂中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同學們的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供稿:河南省文明辦 南陽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