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近日,“我們的節日·清明節”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在河北博物院非遺會客廳舉辦,參觀者們相約清明詩會,體驗燕趙非遺之美。
清明詩會上,《春》《沁園春·雪》《不朽》《可愛的中國》等朗誦作品依次上演。在抑揚頓挫的誦讀聲中,觀眾們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也體會到朗誦者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精彩的朗誦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作為非遺傳承人,應當擔負起傳承非遺的責任?!北敬吻迕髟姇€穿插了一些非遺展演項目,國家級非遺項目冀南四股弦省級非遺傳承人李會林和女兒李曉凡,為觀眾帶來了節目《踏青追尋紅色足跡》?!芭畠簭男】次已莩?,慢慢也學會了四股弦?!崩顣终f,他們還組織成立了魏縣四股弦劇團,每逢節假日都會進行演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和喜歡上四股弦這種古老的傳統劇種。
“清明詩會和非遺展演中,很多作品都是贊美革命英雄的。清明節致敬人民英雄,感受先烈們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奉獻精神,十分有意義。我要從緬懷先烈的作品中汲取力量,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笔仪f市第十五中學高一學生李奇說。
欣賞完清明詩會和非遺展演,游客還可以在非遺會客廳沉浸式體驗非遺技藝?!靶∨笥褌兛靵砗臀乙黄鹱隽幇?,做好了可以帶走!”聽到國家級非遺項目柳編(固安柳編)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張萬富的邀請,幾位小朋友很快圍攏了過來。在張萬富指導下,有的小朋友半小時就編了個柳編小葫蘆。
“在我們固安,很多人都會做柳編,我們可以做輕便耐用的生活用品,也可以做專供觀賞的工藝品。不過固安柳編技藝比較繁雜,有平編、紋編、勒編好幾種技法?!笨粗∨笥巡辉鸽x開,張萬富又給孩子們講起柳編的各種知識。
游客在非遺體驗展示區不僅能學習柳編知識,還可以親自彩繪風箏,可以用橡皮漆畫描繪春天,也可以在傳承人指導下制作風車,在葉雕昆蟲自然藝術展位上一堂直觀生動的生物課。
“清明前后是放風箏的好日子,中國人放風箏的傳統,反映著渴望祛除災病、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碑斕煜挛?,省級非遺項目第什里風箏代表性傳承人趙艷強還為大家帶來了一堂生動的非遺講座,向廣大游客講解清明節的習俗以及風箏制作方面的知識。
“以清明節為契機,我們開展本次活動,旨在突顯清明節的文化內涵,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焙颖笔∪罕娝囆g館(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將傳統節日與非遺緊密結合,以人們樂于參與的方式展示傳播非遺,能拉近傳統文化與人們之間的距離,讓非遺走進生活,傳承才更有活力。(供稿:河北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