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一筆一畫間 刻出“年滋味”-中國文明網
江蘇南京:一筆一畫間 刻出“年滋味”
發表時間:2024-02-04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陳和生向青少年傳授刻門箋技藝。

  裝訂好的刻本、不同尺寸的刻刀以及木板、木槌,1月31日上午9時40分剛過,陳和生最后檢查了一遍授課材料,隨后步行前往家附近的鳳凰書苑云書房,在那里,他將帶著10多個孩子體驗傳統年俗——刻門箋。從興趣愛好到主動傳承,陳和生一“刻”就是20余年,更連續9年面向青少年群體開班授課,教學青少年及其家庭近900人次,在沉浸式體驗中傳承傳統年俗、感受文化魅力。

  今年75歲的陳和生,是南京市玄武區非遺項目“南京微型榫卯結構木作”傳承人,刻門箋,則是他的另一手“絕活”?!伴T箋寓意祝吉納福,是中國傳統年俗之一?!标惡蜕榻B道,青年時期,他在句容茅莊插隊,當地村民每逢年關都會集體刻門箋、貼春聯,讓他至今記憶猶新?;氐侥暇┖?,本就對傳統民俗感興趣的他開始嘗試“復刻”這一年俗。

  門箋大多為紅紙,呈長方形,中間為寓意吉祥的文字、圖案,其下有流蘇狀的“穗”。一開始,有著書法底子的陳和生在紅紙上寫毛筆字,隨后用刻刀刻出鏤空造型。記者看到,陳和生設計的第一批門箋圖案上,為“新春納?!薄按簼M人間”等祝福語。隨后,有了心得的他開始涉足更復雜的圖案,在數年內陸續創作了十二生肖系列門箋。子鼠、丑牛、寅虎……一只只生肖“躍然”紙上、活靈活現。

  “門箋制作看似簡單,尤其需要耐心?!标惡蜕偨Y出刻門箋的經驗,先在白紙上畫出草稿,將草稿與書本大小的紅紙裝訂在一起,墊上厚木板,一手持刻刀、一手持木槌,刻刀垂直于紙面,沿紙上線條逐一敲入,每一刀連貫如“縫紉”。如此這般一錘、一刻,一組門箋往往需要上千次才能做好。每年除夕下午,陳和生會將新年的門箋貼滿家中所有的門楣,滿屋都升起紅紅火火的節日氛圍。

  讓陳和生頗為自豪的是,過去只是自家有貼門箋的習俗,不少同事、朋友們上門拜訪后大為稱贊,連連“討要”。如今,每年他都樂呵呵地刻300多幅門箋,送給各地的親朋好友,最遠的甚至寄到臺灣、東北,成為別樣的新年禮物。

  2015年前后,不少學校、社區邀請陳和生上門“授課”,他一口答應下來,一教就是近10年。每次授課前,陳和生都要提前打印好草圖模板,裝訂好紅紙刻本,木板、木槌、刻刀等工具,也都由他悉心準備。僅刻刀,一個人就需要準備5把,最寬為1厘米寬的弧刃刻刀,最窄為3毫米寬的直刃刻刀。每次授課結束后,陳和生還會把工具帶回家,逐一檢查并打磨。

  在教學的過程中,陳和生也彰顯了十足的耐心。當天上午的課堂上,陳和生先介紹了刻門箋的習俗,隨后手把手教小朋友們“下刀”。他帶來的門箋是“龍”主題,一條矯健的龍“騰”于紅紙上,周邊三個“銅錢”環繞。在陳和生的指導下,小朋友們先從最復雜的“龍”著手,刻出“龍”的大致造型后,再逐一刻出環繞的銅幣、方格,經過近2小時的敲、刻,制作出紅彤彤的門箋。

  “我今年12歲,龍年是本命年,能夠在春節前參加這樣的年俗體驗活動,感覺特別有年味?!眳⒓踊顒拥捻n明佑興奮地說,他準備把自己親手刻出的門箋貼在家里門楣上,給家里增添紅紅火火的氛圍。

  每每聽到這樣的話,陳和生都會格外開心。此前開展完活動后,也有孩子的父母發來關于刻刀、宣紙尺寸的詢問,準備在家也傳承這一年俗;也有孩子將這一獨特的年俗體驗寫成了“小作文”,于童言稚語中感受文化厚重?!昂玫膫鹘y文化有生命力,我希望能夠盡自己所能,讓這一傳統民俗能夠在當代更多人中傳承?!标惡蜕f。(供稿:江蘇省文明辦 南京日報)

【責任編輯:王爽】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版权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