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之下,廣東省肇慶城區綠樹成蔭,街道干凈整潔;道路上車流有序前行,斑馬線前常常出現“人車互讓”的溫馨情景……每一個動人畫面都是肇慶大力推進常態化文明創建的生動成果。
肇慶市鼎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講座。
近年來,肇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構建精神文明建設長效機制,將常態化文明創建列入全市九大重點行動之一,明確“鞏固—優化—提升”三步走戰略,持續實施精神文明創建九大行動,全域推進文明創建。市文明委創新機制,建立市常態化文明創建聯席會議制度、“一周一研判”會商制度、創新巡查督導機制、網報材料“月結月清”制度、督導考評機制,確保及時掌握各區各單位創建動態,以有力舉措推動常態化文明創建工作行穩致遠。
肇慶堅持文明創建造福人民,堅持以“繡花”功夫精細管理城市,聚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通過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堅持生態文明建設,打通困擾群眾出行的“瓶頸路”,用心改造老舊小區,優化升級農貿市場,持續完善公共設施建設等舉措,全面提升城市整體面貌,取得了良好成效。
肇慶校園開展“傳承端硯文化,展示拓印技藝”特色文化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肇慶大力推進實施《肇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強化公民道德建設,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市縣(區)、鎮(街)、村(居)全覆蓋建成1600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廣泛開展理論宣講、市民教育等各類文明實踐活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文明的力量在潛移默化中滌蕩著人民的心靈,肇慶先后涌現出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全國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葉海蘭,曾孤身一人趕赴武漢抗擊疫情;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先進工作者聶桂清20多年躬耕山區、服務百姓,忠誠守護一方平安;肇慶市先進典型李雄文先后兩次奔赴農村,扎根扶貧一線,9年來千方百計開展對口幫扶,默默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2022年肇慶市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現場。
肇慶還在8個縣(市、區)成立志愿服務促進中心,并組建329支縣級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志愿者總人數近1萬人,為市民群眾提供了4200多場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等常態化“8+N”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精心打造的“河小青”“紅色文藝輕騎兵”“紅馬甲”等24支市級特色化專業志愿服務隊伍奔走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為群眾提供著更優質更專業的志愿服務。截至目前,肇慶全市共有超76萬名注冊志愿者、近5000支志愿服務團隊,總服務時長超5500萬小時。
文明創建永無止境,肇慶走在常態化文明創建的道路上,未曾停步。今年,肇慶繼續聚焦創建短板開展常態化文明創建六大提升行動,進一步優化常態化文明創建各項機制,進一步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提高市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D文供稿:廣東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