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渝中區:久久為功,善作善成
發表時間:2022-11-08來源:中國文明網

渝中半島全景。張坤琨 攝

  重慶三次建都、四次筑城的歷史文脈在這里被清晰保留,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統戰文化等厚重的人文底蘊在這里積淀,滄桑巨變的巴渝歷史在這里典藏。這里,是孕育出重慶“根”和“源”的渝中。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慶府,一百年解放碑。渝中,歷史資源富集,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渝中以紅色基因凝心聚力、成風化人,以城市文脈傳承記憶、鑄造氣質,以文化創新激發生機、煥發活力,展現著首善之區的文明風采。

  

  渝中區東水門大橋夜景 張坤琨 攝

  賡續紅色文化基因,堅持鑄魂育人,凝聚城市文明力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歷史文化是“城市之魂”。渝中,這塊紅色的巴渝大地上,烙下了無數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承載了太多關于這座城市的紅色故事與抗戰記憶。紅巖革命紀念館、抗建堂舊址……每一處舊址、每一幢故居、每一條街巷,都讓人不禁回望那段烽火歲月,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

 渝中區開展“行走的思政課”。李一 攝

  為了能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揮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渝中推出5條紅色游精品旅游線路,讓大家在對歷史的探訪中鑒往知來。在“紅色三巖”片區內建成了10余個紅巖文化陣地,培育了“愛紅巖”主題活動品牌,充分利用革命故事、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等各類資源,開展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和紅色旅游。

    渝中還成立“紅色三巖"志愿隊、“講紅色故事、講革命精神”宣講隊,通過深入街道、社區等地,開展志愿講解服務,把革命文物故事講給他們聽,讓革命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渝中區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銘記光輝歷程,踐行初心使命。王歡 攝

  融入歷史文化底蘊,留存城市記憶,展示城市文明魅力

  近年來,渝中因地制宜,在城市建設里融入歷史文化元素,通過實施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博物館體系、風貌區老街區、特色老街巷等建設,文旅品牌推廣等,深入推進人文渝中建設,將優秀的歷史文化與新的內涵活力同時注入,賦予城市新生與風采。  

  渝中持續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的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打造了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7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并依托文化場館、景區景點、銀行網點、醫院、學校、樓棟院落等不同類型載體,建設了2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并以這些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依托,整合志愿者力量,提升志愿者活躍度,參與“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吃得文明”“光盤行動”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多渠道、多層次、立體化地把對群眾的宣傳、教育、關心和服務實實在在地送到了群眾身邊,讓渝中百姓在“潤物細無聲”的浸染中更加文明、生活更加美好。

  渝中區上清寺街道美專校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志愿者為群眾提供咨詢,發放文明禮儀宣傳冊。王歡 攝

  注入多元文化元素,彰顯城市特質,推進城市文明進步  

  近年來,渝中高品質打造十八梯“老重慶、真山城、新體驗”文化名片,魯祖廟市井文潮生活樣本,山城巷人文旅居目的地,戴家巷臨崖風貌觀光地,湖廣會館國風國潮體驗地,白象街開埠文化承載地,讓有著“老重慶底片、新重慶客廳”美譽的渝中更有底蘊內涵,讓這座立體山城、光影江城、魅力母城更具顏值氣質。

 

渝中區親水生態走廊黃沙溪濱江公園。王歡 攝

  如今,渝中持續完善著旅游志愿服務體系,各大志愿服務組織入駐熱門景點,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問詢指引、景點介紹等志愿服務,“志愿紅”們用實際行動彰顯溫暖底色,在各景區景點吹起文明新風,喚醒人們對文明的共識,引導市民和游客一同踐行文明旅游,把城市形象擦得更亮。

  久久為功,善作善成。未來,渝中這片重慶都市旅游的主要承載地,將一如既往地打造文明旅游風景線,大力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不斷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構建主客共享、近悅遠來的發展環境,不斷提升文明渝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感召力和影響力。(圖文供稿:重慶市文明辦)

Scan me!
責任編輯:賈園園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