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街道干凈整潔,鄉村和諧靜美,“好人”榮耀全城……在湖北宜都,文明是一個符號,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宜都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把文明創建作為鄉村振興的強引擎,作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硬抓手,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舉措,夯實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根基。
城市建設夯實文明之基
“城市雖然不大,但真的很干凈!”這是外地來宜都的游客最普遍的評價。
城市綠化再升級。宜都市大力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單位、綠色示范鄉村、森林村鎮建設,森林覆蓋率達到59.32%;大力實施“增光添彩”工程,城區建設了玫瑰、檸檬、紫薇、桂花等花卉景觀大道,城市“顏值”大幅提升。
宜都市全力推動長江岸線復綠。
公共設施再優化。宜都市高標準建設文化館、博物館、市民活動中心、中心客運站新站等;為解決城區“停車難”,宜都市在中心城區高標準建設停車場,新增車位6000余個,沿街主干道規劃停車便道。
宜都市城區楊守敬大道干凈整潔、綠樹成蔭。
社會治理構建文明之魂
傍晚時分,宜都各個十字路口車水馬龍。紅燈亮起,人們自覺駐足,目視車輛通過;綠燈亮起,車輛主動停下,人們有序通過馬路;斑馬線上,車輛主動禮讓行人。這樣的情形,在宜都司空見慣。市民的文明自覺,離不開全社會的“文明推動”。
宜都市志愿者開展文明出行勸導活動。
以優良家風凈民風,2016年以來,宜都市分別以“圍爐夜話新家風”“五美四?!薄案C类l韻”為主題,持續深化農村家風建設,在全市開展以“勤、孝、凈、誠、和”為主要內容的“五美之星”評選活動,受到群眾廣泛參與及好評。
2022年6月29日,五眼泉鎮舉辦第四屆“五美四?!奔绎L文化節。
宜都市推出“文明積分制”,以村規民約為基礎,建立家庭誠信檔案,按群眾加入文明實踐組織、參加志愿服務、弘揚文明風尚等情況量化考評,讓文明走入千家萬戶。
崇德向善塑造文明之城
宜都市于2018年11月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堅持黨委主導、部門主責、志愿者主力、群眾主體,建設覆蓋城鄉的“農村半小時”“城區一刻鐘”6個志愿服務圈,公開服務菜單,群眾線上點單后即可享受服務。
宜都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六圈四節“志愿服務活動。
宜都市著力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社會化、專業化,實現了志愿服務由城市向農村延伸、主體由干部向群眾拓展,全民志愿、全城志愿的格局初步形成,志愿服務成為宜都文明城市建設的“加速器”。
在宜都,徐榮耀、劉大衛、李玉潔等“中國好人”耳熟能詳,成為全社會共同推崇的道德榜樣。宜都建立基層推薦、組織考察、專家評審、媒體公示的好人模范評選機制,全市共選樹楷模好人370人,其中,“中國好人”10人、湖北省道德模范1人、“荊楚楷?!?1人、湖北好人9人。(圖文供稿:湖北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