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河北省邯鄲市:堅持為民惠民 擦亮幸福底色
發表時間:2022-06-20來源:中國文明網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群眾居住環境更舒適宜居;小街巷改造,解決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滏陽河全域生態修復,讓母親河水清河暢、岸綠景美;挖掘城市邊角地建設口袋公園,讓市民“轉角遇到綠”……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建理念,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群眾滿意為最終標準,深化拓展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讓城市更有溫度,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問需于民,聚焦群眾急難愁盼

  “改造前想把房子賣了,都賣不出去。改造后,路平燈明環境美,住得哪都舒心,再也不想搬了!”日前,說起小區改造前后的變化,家住叢臺區朝陽路11號院的居民王春蘭頗有感觸。

老舊小區改造后的鐵路大院小區主路。

  11號院是有30多年歷史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嚴重老化,環境臟亂差,被納入老舊小區改造示范院后,通過修繕屋頂防水、更新污水及熱力管道、公共區域亮化綠化、增設停車位及健身設施、引進專業物業公司等“內外兼修”系列工程,小區“顏值”“氣質”雙提升,居民們“白天晚上都放心,男女老少都歡喜”。

  去年,邯鄲共完成老舊小區改造465個,今年計劃完成728個,通過觀摩評比等機制,調動各縣(市、區)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改造任務,進一步補齊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短板,優化配套功能,推動城市更新。

改造后的特色背街小巷:電影公司路。

  尋常巷陌,也是市民生活聚集區,直接關系群眾生活質量。為實施好“最后一公里”改造,邯鄲堅持開門搞整治,充分征集群眾意見,分類歸納后融入小街巷改造方案。去年,邯鄲完成了主城區542條背街小巷改造提升,重點打造了85條精品樣板街路。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邯鄲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結合年度重點民生工程、民生實事,針對文明城市創建中存在的短板及不足,下大力整治死角頑疾,規范城市管理,給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共建共享,夯實文明創建群眾基礎

  王郎社區是個城中村,老年人比較多,每逢農歷初一、十五,社區附近的一個飯店會免費給75周歲老人舉辦餃子宴;社區還給老年舞蹈隊買衣服,安裝健身器材,鼓勵老人參與社區各類活動,讓老人老有所樂。

復興區王郎社區為老人舉辦餃子宴。

  今年3月,邯鄲市公布了1260個“文明單位”、2008個“文明家庭”、1萬個“文明市民”名單,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推進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去年以來,邯鄲市深入開展“建文明城市、創文明單位、做文明家庭、當文明市民”活動,發揮文明單位支撐作用、文明家庭涵養作用、文明市民示范作用,在全社會唱響“邯鄲發展我盡責、我出力、我奉獻”主旋律,形成“人人參與創建、人人共享成果”的濃厚社會氛圍,實現文明城市創建全程推進、全員參與、全域覆蓋。

  常態長效,持續拓展創建成果

  “不僅要改得好,還要管得好、保持得住?!睘殪柟汤吓f小區改造成果,邯鄲市出臺了《關于開展“紅色物業”全覆蓋工作的指導意見》,把黨組織嵌入物業服務機構,發揮黨員志愿者等群體服務社區的積極性,探索建立共商共議共建共享的長效管理機制。目前,邯鄲市已全面推廣“紅色物業”管理,通過構建“紅色物業組織領導體系+市場化運營分級管理模式”,全市建成67個紅色物業管理服務中心、139個紅色物業管理服務站、112個紅色物業聯盟。

藍天白云下的邯鄲機場。

復興區百家街道六二社區紅崗之家。

  文明城市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邯鄲將持續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不斷提升城市環境面貌、形象品位,讓群眾時刻感受到身邊發生的變化,為加快推進區域性中心城市作出更大貢獻。(圖文供稿:河北省文明辦)

Scan me!
責任編輯:楊學靜
【糾錯】
  1. 字號加大
  2. 字號減小
  3. 打印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