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所向,勝之所往?!苯陙?,江西省萍鄉市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城”理念,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抓起,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改起,聚焦農貿市場“小市場,大民生”問題,先后改造提升了一批標準化農貿市場,讓老百姓的“菜籃子”越拎越舒心。其中,安源區流萬智慧農貿市場按照智慧管理、環境整潔、食品安全、文明經營的標準要求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從“面子”到“里子”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一、硬件設施智慧化,小菜場玩轉大數據
流萬農貿市場經營面積約3000平方米,規劃經營導臺(鋪位)90余個,商品經營品類涵蓋水果、蔬菜、肉類、水產、海鮮等12大類。改造過程中,以保障食品安全、改善農貿交易環境為目的,增添了數字監控體系,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智能稱重、交易追溯、信息公示、大數據管理、物聯網交易”等主要功能,做到了菜安全、無異味、價公道、計量準、價公示、可追溯、智慧付、聯成網。完善了安全監測機制,定期對市場內所有的蔬果攤販抽取蔬果樣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及時記錄、建檔、公示,對不合格的產品及時銷毀,并對攤主采取懲罰措施。完善了消防設施,落實24小時全程無死角監控,有突發火情能及時發現、處置。建立了智能服務系統,在每個攤位都安裝了電子屏,市民只需掃碼即可實現移動支付,還可在市場搭建的軟件平臺對商家進行點評、對所購蔬果農殘物進行快檢、投訴維權,實現農貿市場管理信息化、服務透明化、監管規范化。
二、商戶管理精細化,臟亂差變為美佳凈
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經營、購物環境,進一步完善市場管理機制,通過嚴格劃行規市、倡導文明經營、強化教育培訓,實現商戶日常管理精細化,營造了整潔、有序的市場環境。嚴格劃行規市分區銷售,規劃市場銷售分區,統一配置招牌、臺面和貨架,對菜市場、售賣區、活禽存放區進行三級分區,完善生鮮保鮮設施,改進新風循環系統,做到攤位不出線、空氣無異味、噪音不超標。開展文明商戶星級評比,圍繞環境衛生管理、誠信經營、文明經營,精心制定文明商戶量化考核評比管理辦法,評定商戶星級,并在市場進出口、攤位電子顯示屏進行公示,對星級降級的商戶進行及時提醒教育,對星級不達標的商戶做清退處理,使市場的購物環境有了質的飛躍。強化商戶文明素養培訓,在市場醒目位置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誠信建設、“文明健康有你有我”主題公益廣告,營造濃厚的文明誠信經營氛圍;每月定期開展商戶文明素養培訓交流,組織學習質量檢測知識、文明服務禮儀、衛生防疫知識、消防安全技能等,充分激發了經營業主體誠信經營、安全經營、文明服務的內生動力。
三、環境整治徹底化,小細節改善大氛圍
在市場周邊環境整治方面,堅持“一五十”工作法,針對占道經營、亂停亂放、衛生保潔不及時等影響市容市貌突出問題,堅持落細落小落實,“一”天一排查,持續發力不放松,“五”天一小結,強化措施促落實,“十”天一推進,齊抓共管強合力,形成了源頭疏導、綜合治理、長效管理的工作機制。規范周邊地攤治理,針對周邊攤販占道經營現象,在市場內專門設置“地菜”攤檔,納入管理體系,為菜農提供便利,免受風吹雨打,有效解決了周邊菜農在路邊占道經營的問題,同時也為群眾提供更多選擇,真正實現從“菜地到餐桌”的新鮮。強化環境衛生保潔,加大宣傳勸導力度,督促商鋪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做好衛生清潔;強化對環衛市場化公司協調力度,增加保潔人員,加大保潔力度,清理衛生死角,確保不留衛生死角和盲區,確保垃圾隨產隨清。背街小巷品位提升,嚴格按照排水通暢、路面整潔、道路寬敞、環境優美的標準開展背街小巷改造,完成道路提升改造約4000平方米,增設車位450個,鋪設草坪約800平方米,更換破舊公益廣告50塊,整理管網線50余處2000余米,背街小巷煥然一新。(江西省萍鄉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