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總站家屬院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勝利路71—75號,始建于20世紀70—80年代,小區內有9棟樓、住戶493戶,小區占地面積為18152.44平方米。由于建成已久,原本樓院的配套設施已經完全不能滿足居民目前所需,樓院管理也存在諸多問題,給樓院居民造成了許多不便。為深入貫徹落實“一優兩高”戰略部署,奮力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西區,城西區從實際出發,抓住國家支持棚戶區改造的良好機遇,從2016年開始對草原總站家屬院進行棚戶區改造。
一、棚改整治多管齊下,人居環境顯著提升
2016年,城西區借助國家棚戶區改造綜合整治項目的契機,對草原總站家屬院進行全面改造,內容主要包括外墻節能保溫、外墻面粉飾、節能環保窗戶更換、屋面保溫防水改造及一些附屬設施改造,同時對75號樓體住戶自行擴建的陽臺、小區內所有煤房、車庫全部予以拆除,將拆除面積全部改造為公共區域。從樓體立面向地下區域進行延伸,對該老舊小區進行基礎設施改造。通過修繕破舊道路、提升綠化景觀品質,完善休閑廣場、健身器材,規范停車位,增設垃圾處理設施等配套設施,打造路平、水暢、燈亮的全新小區。實現“安全有防范、綠化有維護、衛生有保潔、車輛有管理”的“四有”目標,推動老舊小區自我服務管理規范化。
二、做好宣傳引導,廣泛動員創建力量
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因地制宜將小區空白墻體,制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的文化墻,在小區出入口顯著位置以公益廣告的形式展示市民公約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文明行為和文明養犬條例等以音頻的形式在北苑小區黃金時段滾動播放,做到宣傳全覆蓋。在保證文化墻和顯著位置及小區圍欄刊播公益廣告之余,圍繞文明出行、文明餐桌、健康生活、垃圾分類、文明養犬等主題,通過不定期入戶、開展各類活動、懸掛橫幅和小區老人聊天等方式進行宣傳,以一位居民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帶動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帶動一棟樓,一棟樓帶動整個樓院,全面提升全民參與文明創建氛圍。
三、增加清掃頻次,優化居民生活環境
加強對樓院物業的監管,加大樓院環境衛生整治,優化小區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對小區樓院垃圾做到日產日清,不留衛生死角,對樓院的裝修垃圾勤督促勤清運,定期清洗垃圾桶,深入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美化家園、垃圾分類等主題實踐活動。發動廣大市民從改變自家及小區環境做起,推動廣大居民由“要我參與”向“我要參與”轉變,營造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自文明城市創建以來,小區的文化氛圍和環境衛生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和提升。
四、提升為民服務,發揚志愿服務精神
實施區域共治共建共享,社區和樓院物業公司充分發揮樓院樓長和網格員作用,做好網格化管理。推動日常環境衛生巡邏和小區治理工作常態化,積極調動組織各類志愿者在樓院里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利用每月“創建日”、每周“創城日”讓轄區的文明單位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來,發揮文明單位的模范帶頭作用,帶動小區居民群眾參與小區治理和文明城市創建。
五、鞏固創建成果,建立長效創建機制
為切實鞏固創建工作成果,建立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機制,建立以社區黨委為引領,各物業單位為成員的組織領導機構,健全社區和物業聯席會議制度。社區不斷深化對創城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在各樓院設置網格員,各樓棟設置樓棟長,讓網格員和樓棟長成為社區和物業之間溝通的紐帶,在社區內形成了創城共建共享機制。社區和物業聚焦民生、重視民意、匯集民力,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調動和激發群眾參與創建的動力,創建活動接地氣,社區居民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參與創建活動,形成了全員參與文明城市創建的良好氛圍。(青海省西寧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