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強則國強,祖國的未來,在于今天的少年。

“心思政”故事分享會。
“同學們,你的志向是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在長沙市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圩印り柟獬砷L”主題活動之“德潤心靈護成長,思想引領育未來”——“心思政”故事分享會上,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紅色教育培訓學院院長、毛澤東與第一師范紀念館館長楊丹以《立報國志,成棟梁材》為題,讓大家了解青年毛澤東如何立志報國、勇擔使命,她的“一連三問”也讓在場的青少年認真思考。
近年來,長沙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廣泛開展“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人枷氲赖聦嵺`活動,全力推動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讓青少年共同沐浴文明新風尚,在城市更有為。
“心思政”鋪就育人新路徑
長沙,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的一方紅色沃土。
近年來,長沙立足思政教育與心理教育的互動融通,既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與創新能力,也強調培養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與健康的心理素質,打造“心思政”特色品牌,開辟“思政+心理”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素有“千年學府、百年師范”的美譽,毛澤東曾在這里求學、工作。
“如何讓未成年人在紅色場館中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是我們一直探索的內容?!睏畹じ嬖V記者,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紅色教育培訓學院、毛澤東與第一師范紀念館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思政課程,讓學生不是“走馬觀花”,而是從課程中真正理解革命文化。
據了解,長沙市“扣好人生第一??圩印り柟獬砷L”——“心思政”融合創新活動以心理健康為橋梁、思政教育為燈塔,將思想的力量注入心靈深處。全市將開展10次“心思政”融合培訓送教活動、10堂“心思政”線上精品課程、10部“心思政”生動實用微短劇、1場“心思政”融合創新故事分享交流會等。
在長沙,“大思政課”不止于課堂,而是構建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大思政+大心育”格局,讓“心思政”實現“心育人”,讓陽光照耀每一名未成年人的成長之路。
“好少年”詮釋城市之美
今年,陳臨溪、陳鑄蹊姐弟入選2024年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姐弟倆既是“文化傳播小使者”,也是“愛心公益小天使”。
1歲時,姐姐陳臨溪被確診雙耳極重度耳聾,右耳被植入人工耳蝸,左耳佩戴助聽器。經過一年半艱難的聽力康復訓練之后,她的發音清晰度達到了95%。
2022年,父親陳波和姐弟倆開設自媒體賬號,讓孩子們連線外國網友、鍛煉口語。姐弟倆向外國網友介紹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和春晚長沙分會場,介紹中國美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目前,他們與外國網友連線對話的視頻全網播放量已超兩億,全網粉絲超七十萬。
不僅如此,他們還向聽障兒童公益專業機構提供學習分享視頻,建立微信群向正在康復學說話的聽損兒家庭、進入融合教育的聽損兒家庭分享經驗,交流學習方法,成為聽力障礙學生群體的榜樣。
用身邊榜樣,引領身邊人。作為雷鋒故鄉,長沙致力于弘揚雷鋒精神,培育長沙“雷小鋒”,全市持續開展“新時代好少年”評選與宣傳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未成年人先進典型。

劉靜遠參加央視節目。
他們是全市未成年人心目中的“閃亮明星”:岳麓區博才咸嘉小學的劉靜遠是逆風飛翔的“百靈鳥”,她先天性雙耳失聰,克服困難學會了聽、說,她愛唱歌、愛運動、愛閱讀,會彈鋼琴、拉大提琴,多次參加國家及省市級比賽并獲獎,經常參加公益演出,給其他殘障兒童樹立了康復信心;開福區瀏陽河小學的龍若曦是苦練跳水的“湘妹子”,自幼體弱的她,憑借對跳水的熱愛,以及“吃得苦、耐得煩”的湘妹子精神,刻苦訓練、不畏艱難,在跳水領域嶄露頭角;長沙市第十五中學的劉炎志愿服務時間超過一千小時,還發動身邊的同學參與公益……
每一個“新時代好少年”的故事都閃耀動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書寫屬于自己的故事,他們的腳步堅定有力,他們的夢想璀璨奪目,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少年強則國強”的深刻內涵。
在長沙,“開學第一課”以“時代少年當自強”為主題,以少先隊輔導員帶領學生尋訪的形式,融合思政教育、文化傳承與科技創新等內容,制作一堂生動而沉浸式體驗的大思政課;好家風音樂故事會巡演活動以故事打動人、音樂感化人,推動家庭文明建設;“圓夢工程”聚焦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豐富未成年人課外活動……
一座城市為何吸引人?一座城市為何充滿強勁的發展勢頭?不僅因為有一群青年在這里奮斗打拼,更因為有一群代表未來的青少年以真行動扛起責任擔當、用好品質詮釋文明城市之美。(供稿:湖南省文明辦 長沙晚報 記者劉俊 長沙文明網編輯 李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