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遼寧省鞍山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堅持從優化機制、價值引領、協同育人、夯實陣地、凈化環境五個方面下功夫、求實效,推動鞍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
堅持在優化機制上下功夫
建立上下聯動機制。鞍山市委、市政府每年聽取工作匯報,謀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由鞍山市精神文明辦制定總體方案,抓好機制設計。各級文明辦牽頭組織協調,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同文明城市建設同部署、同推進。各部門根據自身職能進一步細化分工,推進工作具體化、細致化。
健全橫向協作機制。擺脫固化分工模式,建立了鞍山市精神文明辦、鞍山市教育局等9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健全協調溝通、信息共享和集中研判工作機制,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堅持在價值引領上下功夫
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全市組織開展“紅領巾學四史”“牢記殷殷囑托 強國復興有我”“尋訪紅色六地”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兩萬余場,引導未成年人從小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全方位推進核心價值觀宣傳。組織學習《魅力遼寧》等地方教材,開展“學孟泰、弘揚勞模精神”等英模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德育教學之中。利用校園宣傳欄、文化墻、廣播站、LED屏等多角度、全方位做好宣傳普及,組織開展“紅領巾話文明”“日行一善”等主題活動。
“迎國慶,展新時代少年風采”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鞍山市精神文明辦
引導青少年學雷鋒、知雷鋒、做雷鋒。鞍山市精神文明辦深挖“一座鋼城 兩代雷鋒”資源優勢,建立《鞍山市未成年人學雷鋒志愿服務項目庫》,先后推出“學雷鋒、做美德少年”等志愿服務項目兩百余個。
用先進典型引領青少年成長。在全市廣泛開展“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建設秀美鞍山”“少年文明說”線上展播等“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培育選樹市級以上“新時代好少年”335名,讓青少年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堅持在家校社協同上下功夫
發揮家庭教育基礎作用。鞍山市精神文明辦、鞍山市婦聯創新建立鞍山市家庭教育講師團、“修身齊家”講師團等隊伍,開展“幸福家庭成長課堂”“修身齊家講堂”“家風故事匯”等系列活動。
著力打造文明校園。指導全市中小學積極開展校園文明建設,先后涌現出弘揚“雷鋒精神”的標桿新陶小學、傳承“孟泰精神”的標桿孟泰小學、弘揚傳統文化的標桿公益小學等一批校園典型。
突出社會育人平臺作用。依托各類公共文化設施,創新舉辦“圖書館奇妙夜”“博物館小小講解員”“體驗火焰藍我是消防員”、社區科普“嘉年華”“馬良杯”少兒書畫大賽等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堅持在拓展陣地上下功夫
搭建校外教育陣地。在鞍山市博物館、鞍鋼博物館、鞍山烈士紀念館等建立校外實踐基地16個,建立“省少年軍校示范?!?2所,設立“向陽花學堂”試點5處,在岫巖地區建立“紅領巾快樂成長站”11個,初步形成未成年人“城鄉實踐教育地圖”。
鞍山市開展“清明祭英烈”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圖片來源:鞍山市精神文明辦
探索新媒體宣傳陣地。鞍山市教育局創辦“空中家長課堂”“社區公益教育”兩個線上品牌活動,成為鞍山教育的一張名片,被省教育廳作為家校社協同共育典型案例。
用好鄉村學校少年宮。按照鄉村學校少年宮“五個好”建設標準,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61個,先后總結形成“爭做田園小能手”“鄉村環保小衛士”等大小品牌活動87個,實現“一校一品牌”“一宮一特色”。
堅持在凈化環境上下功夫
發動社會力量參與護學。鞍山市關工委發動“五老小紅帽”愛心團隊21年不間斷開展愛心護?;顒?。由鞍山市精神文明辦、鞍山市教育局、鞍山市公安局組織各類志愿服務團隊開展的“愛心護學 行之有效”護學志愿服務,實現城區校園全覆蓋,為學生上學、放學期間上了一道“安全鎖”。
凈化校園周邊文化環境。深入開展“護苗”專項行動,組織公安、市場、文化執法等部門對校園周邊店檔攤點開展聯合行動。實行24小時網絡監控制度,取締關閉網站22個。
強化校園周邊治安管理。實行“警校聯動”,整合“交、巡、所”警力組建“護學崗”,做到學校門口見警察、重點路口見警車、重點路段見警燈。邀請社區民警擔任學校法治副校長、法治宣傳員。
從校園到社區,從司法保護到心理呵護,遼寧省鞍山市全力以赴為未成年人撐起一片晴空,奏響“愛在鋼都,守護朝陽”的激昂樂章,展現出這座城市守護希望之苗的堅定決心與不懈行動。(供稿:遼寧省文明辦 鞍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