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早!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10周年之際,2024年10月16日出版的2024年第20期《求是》雜志重新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今天,我們一起接著學習其中以下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許多文化產品要通過市場實現價值,當然不能完全不考慮經濟效益。然而,同社會效益相比,經濟效益是第二位的,當兩個效益、兩種價值發生矛盾時,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市場價值要服從社會價值。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要堅守文藝的審美理想、保持文藝的獨立價值,合理設置反映市場接受程度的發行量、收視率、點擊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標,既不能忽視和否定這些指標,又不能把這些指標絕對化,被市場牽著鼻子走。
有的同志說,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國的地,只有眼睛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同時真誠直面當下中國人的生存現實,我們才能為人類提供中國經驗,我們的文藝才能為世界貢獻特殊的聲響和色彩。說的是有道理的。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進步,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程,古老中國的深刻變化和13億中國人民極為豐富的生產生活,為文藝創作提供了極為肥沃的土壤,值得寫的東西太多了。只要我們與人民同在,就一定能從祖國大地母親那里獲得無窮的力量?!尽对谖乃嚬ぷ髯剷系闹v話》,《求是》2024年第20期】
好,今天的《同學,你早!》就是這些,歡迎關注中國文明網微信公眾號。
轉發出去,讓更多的文明網友一起學“習”吧!美好的一天從學“習”開始!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祝您幸福,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