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問題,講講盡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
20多年來,我國互聯網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中,包括一批技術方面的成就。目前,在世界互聯網企業前10強中,我們占了4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我去看了“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來自全球的250多家企業展出的1000多項新技術新成果中,我們也占了不少,這令人高興。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同建設網絡強國戰略目標相比,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在互聯網創新能力、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共享、產業實力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術上。
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一個互聯網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我們要掌握我國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家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
核心技術要取得突破,就要有決心、恒心、重心。有決心,就是要樹立頑強拼搏、刻苦攻關的志氣,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有恒心,就是要制定信息領域核心技術設備發展戰略綱要,制定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明確近期、中期、遠期目標,遵循技術規律,分梯次、分門類、分階段推進,咬定青山不放松。有重心,就是要立足我國國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緊緊圍繞攀登戰略制高點,強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任務部署,把方向搞清楚,把重點搞清楚。否則,花了很多錢、投入了很多資源,最后南轅北轍,是難以取得成效的。
什么是核心技術?我看,可以從3個方面把握。一是基礎技術、通用技術。二是非對稱技術、“殺手锏”技術。三是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在這些領域,我們同國外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如果能夠超前部署、集中攻關,很有可能實現從跟跑并跑到并跑領跑的轉變。我國網信領域廣大企業家、專家學者、科技人員要樹立這個雄心壯志,要爭這口氣,努力盡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正所謂“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我國信息技術產業體系相對完善、基礎較好,在一些領域已經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市場空間很大,有條件有能力在核心技術上取得更大進步,關鍵是要理清思路、腳踏實地去干。
第一,正確處理開放和自主的關系?;ヂ摼W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推動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F在,有一種觀點認為,互聯網很復雜、很難治理,不如一封了之、一關了之。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中國開放的大門不能關上,也不會關上。我們要鼓勵和支持我國網信企業走出去,深化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做到“國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覆蓋到哪里”。外國互聯網企業,只要遵守我國法律法規,我們都歡迎。
現在,在技術發展上有兩種觀點值得注意。一種觀點認為,要關起門來,另起爐灶,徹底擺脫對外國技術的依賴,靠自主創新謀發展,否則總跟在別人后面跑,永遠追不上。另一種觀點認為,要開放創新,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展自己的技術,不然也追不上。這兩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也都絕對了一些,沒有辯證看待問題。一方面,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市場換不來核心技術,有錢也買不來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研發、自己發展。另一方面,我們強調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一定要堅持開放創新,只有跟高手過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
我們不拒絕任何新技術,新技術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們都不拒絕。問題是要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引進但必須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可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哪些是可以同別人合作開發的,哪些是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的根源問題是基礎研究問題,基礎研究搞不好,應用技術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第二,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辦大事。近年來,我們在核心技術研發上投的錢不少,但效果還不是很明顯。我看,主要問題是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要圍繞國家亟需突破的核心技術,把拳頭攥緊,堅持不懈做下去。
第三,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技術要發展,必須要使用。在全球信息領域,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整合能力越來越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的最終結果,不應只是技術報告、科研論文、實驗室樣品,而應是市場產品、技術實力、產業實力。核心技術脫離了它的產業鏈、價值鏈、生態系統,上下游不銜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場。
科研和經濟不能搞成“兩張皮”,要著力推進核心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經過一定范圍論證,該用的就要用。我們自己推出的新技術新產品,在應用中出現一些問題是自然的??梢栽谟玫倪^程中繼續改進,不斷提高質量。如果大家都不用,就是報一個課題完成報告,然后束之高閣,那永遠發展不起來。
第四,推動強強聯合、協同攻關。要打好核心技術研發攻堅戰,不僅要把沖鋒號吹起來,而且要把集合號吹起來,也就是要把最強的力量積聚起來共同干,組成攻關的突擊隊、特種兵。我們同國際先進水平在核心技術上差距懸殊,一個很突出的原因,是我們的骨干企業沒有像微軟、英特爾、谷歌、蘋果那樣形成協同效應。美國有個所謂的“文泰來”聯盟,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只配對英特爾的芯片。在核心技術研發上,強強聯合比單打獨斗效果要好,要在這方面拿出些辦法來,徹底擺脫部門利益和門戶之見的束縛。抱著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想法,抱著自己擁有一畝三分地的想法,形不成合力,是難以成事的。
一些同志關于組建產學研用聯盟的建議很好。比如,可以組建“互聯網+”聯盟、高端芯片聯盟等,加強戰略、技術、標準、市場等溝通協作,協同創新攻關??梢蕴剿鞲憬野駫鞄?,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在這方面,既要發揮國有企業作用,也要發揮民營企業作用,也可以兩方面聯手來干。還可以探索更加緊密的資本型協作機制,成立核心技術研發投資公司,發揮龍頭企業優勢,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既解決上游企業技術推廣應用問題,也解決下游企業“缺芯少魂”問題。
第四個問題,講講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系。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一方面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來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民眾利益。從世界范圍看,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特別是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面臨較大風險隱患,網絡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難以有效應對國家級、有組織的高強度網絡攻擊。這對世界各國都是一個難題,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面對復雜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各方面齊抓共管,切實維護網絡安全。
第一,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理念決定行動。當今的網絡安全,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網絡安全是整體的而不是割裂的。在信息時代,網絡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著密切關系。二是網絡安全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信息技術變化越來越快,過去分散獨立的網絡變得高度關聯、相互依賴,網絡安全的威脅來源和攻擊手段不斷變化,那種依靠裝幾個安全設備和安全軟件就想永保安全的想法已不合時宜,需要樹立動態、綜合的防護理念。三是網絡安全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只有立足開放環境,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互動、博弈,吸收先進技術,網絡安全水平才會不斷提高。四是網絡安全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沒有絕對安全,要立足基本國情保安全,避免不計成本追求絕對安全,那樣不僅會背上沉重負擔,甚至可能顧此失彼。五是網絡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這幾個特點,各有關方面要好好把握。
第二,加快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金融、能源、電力、通信、交通等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點攻擊的目標。“物理隔離”防線可被跨網入侵,電力調配指令可被惡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竊取,這些都是重大風險隱患。不出問題則已,一出就可能導致交通中斷、金融紊亂、電力癱瘓等問題,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殺傷力。我們必須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
第三,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沒有意識到風險是最大的風險。網絡安全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一個技術漏洞、安全風險可能隱藏幾年都發現不了,結果是“誰進來了不知道、是敵是友不知道、干了什么不知道”,長期“潛伏”在里面,一旦有事就發作了。
維護網絡安全,首先要知道風險在哪里,是什么樣的風險,什么時候發生風險,正所謂“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未形”。感知網絡安全態勢是最基本最基礎的工作。要全面加強網絡安全檢查,摸清家底,認清風險,找出漏洞,通報結果,督促整改。要建立統一高效的網絡安全風險報告機制、情報共享機制、研判處置機制,準確把握網絡安全風險發生的規律、動向、趨勢。要建立政府和企業網絡安全信息共享機制,把企業掌握的大量網絡安全信息用起來,龍頭企業要帶頭參加這個機制。
有專家反映,在數據開放、信息共享方面存在著部門利益、行業利益、本位思想。這方面,要加強論證,該統的可以統起來,發揮1+1大于2的效應,以綜合運用各方面掌握的數據資源,加強大數據挖掘分析,更好感知網絡安全態勢,做好風險防范。這項工作做好了,對國家、對社會、對企業、對民眾都是有好處的。
第四,增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懾能力。網絡安全的本質在對抗,對抗的本質在攻防兩端能力較量。要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制定網絡安全標準,明確保護對象、保護層級、保護措施。哪些方面要重兵把守、嚴防死守,哪些方面由地方政府保障、適度防范,哪些方面由市場力量防護,都要有本清清楚楚的賬。人家用的是飛機大炮,我們這里還用大刀長矛,那是不行的,攻防力量要對等。要以技術對技術,以技術管技術,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目前,大國網絡安全博弈,不單是技術博弈,還是理念博弈、話語權博弈。我們提出了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特別是我們倡導尊重網絡主權、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贏得了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