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后,重溫這個座談會
發表時間:2022-06-13 來源:半月談網

電視劇《覺醒年代》主創團隊與北京大學師生交流 任超 攝

  1942年5月,毛澤東同志主持召開文藝座談會,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集中回答了兩個問題:文藝為什么人服務和如何服務。這為中國革命文藝指明正確方向,奠定了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主基調。

  歷史翻開新的篇章,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高度,為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發展指明了道路。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毛澤東指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號召“有出息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

  講話撥云見日,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自覺深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創作人民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延安時期誕生的《王貴與李香香》《暴風驟雨》《南泥灣》《東方紅》《白毛女》等文藝作品,不僅在當時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也成為當今人們心中的紅色經典。

  當前,我國文藝繁榮發展,產生大量優秀作品,但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不和諧的“雜音”:有的文藝作品單純追求感官刺激,追捧低級趣味;有的綜藝節目不斷翻新誘導消費的“打投”花樣,讓大量青少年掉入吸金陷阱;有的電影作品為了“賺快錢”,粗制濫造,抄襲模仿……這些“爛劇”“爛片”消耗觀眾熱情,影響文化事業的發展,喪失文藝作品本該具有的審美和文化價值。

  “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痹?014年10月15日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擲地有聲。

  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以人民為中心,文藝繪就新畫卷?!洞蠼蠛印贰渡胶G椤贰度耸篱g》等作品聚焦普通勞動者,謳歌奮斗精神,引起廣泛共鳴。大批優秀文藝工作者深入田間地頭、社區工廠,以高質量的文化惠民活動和藝術作品,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引導時代風氣

  抗日戰爭爆發后,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感召下,大批愛國知識青年和文藝人士奔赴延安。他們與長征部隊和陜北紅軍中的文藝戰士匯聚成革命文藝的力量。

  毛澤東同志格外看重這支力量。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他表示,“在我們為中國人民解放的斗爭中,有各種的戰線,就中也可以說有文武兩個戰線,這就是文化戰線和軍事戰線”,“我們今天開會,就是要使文藝很好地成為整個革命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的武器,幫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敵人作斗爭”。

  國難當頭,革命文藝為抗日救亡發出吶喊。在戰前,一支支民歌小調、一個個戲劇小品鼓舞戰士奮勇抗敵、保衛家園。在邊區,一幅幅版畫、一幕幕秧歌劇向民眾宣傳政策、鼓勵生產。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文藝作為時代前進號角的屬性永遠不會變。

  2019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表達他對文藝工作者的厚望,希望他們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要創作無愧于民族和時代的優秀作品,文藝工作者要有正確的價值理想和人生追求,始終如一堅守初心使命,追求德藝雙馨。

2021年11月,2021年中非視聽節目推介會在北京和塞內加爾同步舉辦 李琰 攝

  扎根中華文化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雪花那個飄飄,年來到……”

  在延安文座談會后,文藝工作者深入群眾,從傳統文化、民間文化中汲取養分,創作出一批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作品,在我國歌劇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白毛女》就是其中的代表。

  《白毛女》將中國北方民間音樂的曲調,創造性地融入西方歌劇藝術,深刻反映當時社會階級斗爭的主題,是我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民族歌劇。

  1945年它在延安唱響后演遍整個解放區,極大地推動解放戰爭和土改運動的進程,時至今日它的經典唱段依然耳熟能詳?!栋酌繁桓木幊呻娪?、芭蕾舞劇、京劇等多種藝術形式,譯成俄文、日文、英文等多種語言,遠播海外。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國文藝的根基、創新的源泉。踏上新征程,中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中華文化以獨一無二的氣度神韻展現民族自信。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二十四節氣倒計時、“黃河之水天上來”“迎客松”煙花、中國結雪花引導牌……從酷炫大氣的特效到精致小巧的細節,無處不在的中華文化元素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式審美意蘊和美美與共的美好愿景,喚起國人文化自信,贏得來自世界的贊嘆。

  一場宏大的盛會,或是一段悠揚的戲曲、一部反映現實的電視劇,都是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推動下,《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等一系列弘揚傳統文化、促進文藝發展的政策出臺。線上展演、云端對話、影視和文學出?!谝咔楸尘跋?,中外文化交流創新形式架起溝通對話的橋梁。(記者 蔡馨逸

Scan me!
責任編輯:王爽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