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擊疫情的戰線前沿到文明勸導的交通路口,從隨叫隨到的社區志愿者值班崗亭到便民惠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從傳道授業的理論宣講團到救援解困的救援隊……雷鋒志愿者活躍在湖南省長沙市的大街小巷。有熱情、有責任心,雷鋒志愿者不僅是響亮的稱號,更是堅定的踐行者;有溫度、有擔當,他們是長沙一張閃亮的名片,哪里需要那里就有他們的紅色身影。
長沙市“雷鋒志愿者”標識
長沙是雷鋒的家鄉,雷鋒也已成為長沙這座城市的集體記憶和恒久楷模,學雷鋒、當雷鋒已成為全市人民的價值取向和自覺行動。一直以來,長沙精心打造“雷鋒家鄉學雷鋒”志愿服務品牌,無數雷鋒志愿者懷揣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聚點滴奉獻成服務海洋,集溫情關愛展創建初心,繪就了文明城市里最動人的“志愿紅”。
身邊榜樣讓“雷鋒精神”薪火相傳
雷鋒志愿者是哪些人?他們可能是教書育人的老師,可能是退休不褪色的退休干部,可能是意氣風發的學生,也可能是妙手仁心的醫生??傊?,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為了共同的目標和信念聚集在一起。走在文明創建的路上,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面旗幟、行走的標桿。
在街道社區,“中國好人”池鳳英帶領著“慈娭毑乘務崗”的成員們,深入開展文明勸導、護校護園、愛心幫扶、健康宣傳、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務工作;
在抗疫一線,“中國好人”傅強帶領群英會4000余名志愿者積極投身到社區信息排查、防控知識宣傳等行動中,同時還籌集了25萬個口罩捐贈給醫院、社區、福利院;
在愛心護考現場,“中國好人”楊士泉帶領著志愿者們組成“送考車隊”為考生們保駕護航。志愿者手拉手、心連心,做好常態防疫護考、愛心送考等8項志愿服務;
為持續擦亮“雷鋒家鄉學雷鋒”品牌,長沙市文明辦從全市“雷鋒志愿者”領軍人物和活動骨干中招募專職“雷鋒志愿者”2635人,覆蓋社區所有小區、覆蓋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群防群治、扶貧幫困等多個領域,實現一個專職“雷鋒志愿者”帶動一支志愿服務隊伍,影響一個小區,輻射整個社區效果。
兩年來,長沙注冊志愿者人數從105萬增加至154萬,志愿服務組織從3070家增加至5980家。長沙推動深化志愿服務管理改革,常態化開展“雷鋒家鄉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154萬雷鋒志愿者活躍在城鄉大街小巷。
樂于助人、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氣質和風骨,“我在現場”是雷鋒志愿者發出的最動聽的一句話。
豐富活動讓志愿服務深入人心
非常慶幸有這么一群人,從不曾聽到過他們的抱怨,卻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
在國金中心、湖南米粉街、白果園等熱門打卡地,8萬多名志愿者100余支志愿者隊伍點亮“志愿紅”。在長沙市芙蓉區等人流密集處,志愿者提供咨詢答疑、引導排隊等志愿服務累積超過20萬人次,“有問題找志愿者,有時間當志愿者”,成為長沙街頭最溫暖的話語。
還有四方坪街道、上麻園嶺社區、瀏陽河街道、荷花池社區、洞井街道、東沙社區、星沙街道、瀏陽市集里街道,一場場學雷鋒志愿服務主題活動正在開展,專職雷鋒志愿者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要一輩子學雷鋒?!蹦赀^七旬的專職雷鋒志愿者李玲說出了活躍在長沙大街小巷、各行各業雷鋒志愿者的共同心聲。在長沙市“盡職履責 我們描繪奉獻底色”專職雷鋒志愿者網絡訪談活動中,莫天強、袁新華、李玲三位專職雷鋒志愿者現場分享他們的奉獻故事,講述了他們如何盡職履責,在專職服務工作中描繪奉獻底色,帶動身邊人共同弘揚志愿精神,真情服務街坊鄰里。
志愿者開展為孤寡老人送溫暖主題活動
近年來,長沙持續擦亮“雷鋒家鄉學雷鋒”品牌,每年舉辦雷鋒精神論壇,常態組織“身邊雷鋒·長沙好人”活動,雷鋒崗、雷鋒車隊、雷鋒專線等雷鋒元素隨處可見。
據了解,長沙出臺《2022年“雷鋒志愿者在行動”系列主題活動方案》,指導市直單位、各區縣(市)按照時間節點、重點節慶時間組織開展“雷鋒家鄉學雷鋒”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承辦省2022年雷鋒精神論壇活動、“四季同行·雷鋒家鄉學雷鋒”2021年全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典型發布儀式,組織“長沙元宵有顆文明心”等“我們的節日·元宵”主題活動、“學雷鋒月”“愛心送考”“保護母親河·文明垂釣”等“雷鋒家鄉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品牌建設讓志愿服務落地生根
在寧鄉市夏鐸鋪鎮,無數“火苗”在閃耀:志愿服務活動為群眾聯系教育、美化環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火把行動”溫暖美麗鄉村,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黨員干部赤腳下田,幫助困難群眾播撒種谷……一束束愛的“火苗”,匯聚在一起形成燎原之勢。
“火把行動”志愿服務項目于2020年1月20日正式啟動,其構建了以夏鐸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火把”,所轄9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火種”,吸納黨員、群眾為“火苗”的“1+9+N“模式,成為夏鐸鋪鎮獨有的志愿服務品牌。黨建、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社會救助、禁毒宣傳,“火把行動”緊靠志愿主題、緊密聯系群眾、緊貼民生福祉,不僅拉近了干群、黨群關系,也增強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更發揮了雷鋒志愿者不可替代的模范作用,為各項工作開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像寧鄉市“火把行動”這樣的志愿服務品牌還有很多。長沙出臺《長沙市“雷鋒志愿者”品牌創建方案》,探索學雷鋒志愿服務項目化,實行文明單位認領志愿服務項目,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打造“金種子行動”“心星相印”等活動品牌,推動志愿服務覆蓋全市各行各業,形成“人人爭當志愿者、人人爭做活雷鋒”的良好風尚。
“文明實踐+” 讓志愿服務融合發展
近年來,長沙依托遍布城鄉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合實踐陣地資源特點和優勢,組織開展了系列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激活志愿服務源頭活水。
走近湖南湘江新區(岳麓區)學堂坡社區學堂坡12棟,樓棟外立面看不見煩亂的飛線,以德智樓、興智樓、遠智樓、樂智樓命名的樓棟單元門內外整潔清爽,張貼的文明標語美觀又醒目。相距不遠處的社區“580”志愿服務團隊工作室內,“雷鋒志愿者”們正在收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麻紗事”,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據學堂坡社區黨總支書記余海艷介紹,近年來,學堂坡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整合轄區內外優質資源,精準對接居民群眾需求,通過成立三個特殊日、收集三項清單、建立三方團隊,全力打造了“3×3X”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法。
余海艷說,社區分別在江邊宿舍、瀟湘路等10個網格安裝了11個集中充電樁,積極動員專職“雷鋒志愿者”、網格長等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引導,打造“法制樓道”“防震減災”“安全樓道”等專題樓道,讓居民在耳濡目染中深刻明白“飛線充電”的危害,養成在集中充電樁處充電的文明習慣。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7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623個,實現文明實踐陣地城鄉全覆蓋。
“星光里,只見從容的身影,匆忙著你,守護大地繁榮。奔波大街小巷,無限赤誠。危難時又見你勇敢地逆行……”由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出品的原創歌曲《志愿者也英雄》深情致敬雷鋒志愿者,引起無數長沙人民的共鳴。正如歌中所唱,微光如炬成星河,文明長沙處處都是星光燦爛。每一個建設者、奉獻者,都是一顆顆閃耀的星辰,怒放著星城之光,燎原著文明之美。
愿在志愿服務之路上,越來越多的人攜手同行,因為再微弱的光,匯聚起來就會成為一束強光,給社會帶去溫暖和希望。(供稿:湖南省文明辦 長沙市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