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1.jpg
姓名:彭心宇
省份:新疆建設生產兵團
時間:2022.8

  彭心宇,男,漢族,1959年1月生,中共黨員,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外科主任醫師。彭心宇扎根兵團,從事普外科臨床工作40年,為兵團首批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幾十年不懈努力和探索的從醫生涯,深系患者的醫者情懷、精益求精的行醫理念和蓬勃旺盛的創新精神推動著他在自身的專業領域不斷突破,并取得出色成績。他所帶領的普通外科學科在專業、科研以及教學等方面協同發展,已成為全疆品牌性學科,部分研究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曾被評為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個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個人。

  踐行醫者初心 獻身邊疆醫療衛生事業

  作為兵團軍墾第二代、恢復高考后的首批大學生,他曾遠赴英國劍橋大學、日本國家腫瘤中心醫院留學,后攻讀華中科技大學博士,不斷汲取知識的他扎根兵團從事普外科工作近40年,從一名普通醫學生成長為一位深受患者信任的外科專家、博士研究生導師、兵團外科學學科帶頭人。針對西北地區包蟲病高發、傳統外科治療效果不佳、“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狀,他帶領團隊歷經30余年臨床實踐,為根治包蟲病探索出新的治療方法,成果寫入新版國際包蟲病診治指南,并被國家確定為包蟲病免費救治項目外科治療術式,已在西部七省區推廣,并寫入第八版、第九版《外科學》。為提高手術效果,將其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專用手術器械無償捐贈給四川甘孜州醫院、伊犁新華醫院、兵團各師醫院等十余家醫院,并親赴各醫院現場教學,最大限度地為包蟲病患者服務。近5年來,已有近萬名患者經過新方法的治療恢復了健康,通過不斷完善肝癌的治療手段、改進胃癌、膽管癌手術方式,使病人生存率較前大大延長。他積極推動腔鏡技術在墾區的應用與發展,在本學科快速發展的同時,帶動了其他學科微創技術的發展。

  盡心服務患者 彰顯邊疆醫者情懷

  為了讓邊疆更多的患者受益,近年,赴西北各省區、新疆各地州30余家醫院以巡回教學、手術示教、指導手術等培訓方式推廣新技術,培訓醫護人員千余人,為邊疆患者帶去精湛醫術的同時,提高了基層醫院的技術水平,為邊疆地區衛生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主動請纓,并擔任兵團醫療救援隊副總指揮赴茂縣參加救援活動。在數十個生死考驗的日夜,他和其他50名醫療隊員一起,把邊疆人民對災區的關愛送給了每位需要救治的患者。在2020年新冠肺炎防控期間,彭心宇帶領團隊成員堅守工作崗位,并積極組織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兵團外科醫師委員成員捐款10萬余元,緊急購買藥物為抗疫一線人員提供安全屏障,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醫者情懷。

  情注雪域高原 慈善救助藏區包蟲貧困家庭

  在專注業務工作的同時,他努力踐行社會責任,2019年10月牽頭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開展為期5年的“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幫助藏族同胞解決病痛,將醫療“精準扶貧”政策落到實處,所在醫院被授予“藏區千名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愛心醫院”,團隊被授予“中華慈善總會絲路心宇醫療團隊”。救助期間,他不斷挑戰禁區,做出突破,讓藏區包蟲病患者在得到專業、有效的醫療救治的同時,真切感受到祖國大家庭處處有溫暖。

  潛心學術研究 帶動兵團醫療科研發展

  近年主持國家級課題7項,省級課題6項,校級課題6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3部。獲國際包蟲病協會“特殊貢獻獎”、兵團科技進步突出貢獻獎;獲新疆醫學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兵團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培養博士、碩士生近60名。目前他所帶領的學科已成為中國肝膽胰聯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部、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全國原發性肝癌個體化治療協作單位、兵團普通外科質量控質中心、兵團肝膽外科治療中心,成為兵團衛生領域優勢學科。

  如今,已過退休年齡的彭心宇申請了延遲退休,仍然在崗位上孜孜不倦的奉獻著,他猶如一株“萬年青”,繼續在兵團醫療戰線上發光發熱。(責任編輯:王楠 曹丹)

中国文明网出品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