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缽,男,1929年7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92歲的他已經在工作崗位上堅守了69年。69年前,身為共產黨員的他放棄組織安排的留京機會,主動申請到偏遠地區開展臨床工作。他整理出“四石散”“復方松餾油膏”等處方及土方,研究出十余種獨特方劑,創新應用氯乙烷噴射治療帶狀皰疹等多項技術,應用至今。曾獲中華醫學會終身成就獎、國家發明獎二等獎、全國皮膚科醫師杰出貢獻獎等榮譽。
哪里艱苦就到哪里去
1952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全國上下急需人才。從中國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的朱缽有多種選擇,但他主動放棄了留在北京的機會,來到當時的平原省新鄉市(現河南省新鄉市),開始了外科醫生生涯。1954年,他被調到洛陽礦山廠,負責廠醫務所建設,這份既清閑又安穩的行政工作,對朱缽來說卻是一種煎熬。朱缽回憶,“我向組織申請,要回到臨床一線?!?/p>
哪個科室需要就去哪個科室
1956月,朱缽來到河南省人民醫院。當時,河南省人民醫院正在籌備建設皮膚科,急需皮膚科醫生。就這樣,干了多年外科醫生的朱缽改學皮膚科。
“我是共產黨員,組織要求我去哪個科室我就去哪個科室?!敝炖徴f。他放下外科醫生的工作,按照醫院安排到北京進修皮膚科。1957年,朱缽順利進修畢業,成了河南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和唯一的皮膚科醫生,門診、病房一起管,但從不叫苦叫累。由于工作成績突出,1960年,年僅31歲的朱缽被破格由住院醫師直接晉升為副主任醫師。
為群眾解決健康難題是最大的快樂
近70年的臨床工作,讓他摸索出不少治病妙招。他先后研究出10余種獨特方劑。由他在國內創新并推廣應用的氯乙烷噴射治療帶狀皰疹、高錳酸鉀治療結節性癢疹等技術至今仍在臨床使用。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的頭癬發病率非常高,河南患者超過10萬,大部分在農村。1978年,朱缽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發起“在全國開展頭癬病防治工作”的號召,成立“頭癬防治技術指導組”、編寫《頭癬防治手冊》,選擇試點展開普查;發動基層醫生,人人檢查,查出疑似者采集病發進行真菌鏡檢。確診的頭癬患者,按他制定的“理、洗、涂、服、消”5字措施進行治療。一個療程結束后,頭癬患者治愈率達97%。他組織開辦頭癬防治培訓班,把成功模式在全省相繼鋪開。經過兩年的奮戰,河南省共治愈10萬余名頭癬患者,基本消滅了頭癬。
患者治好病是我的心愿
退休后,朱缽也沒有休息,而是堅持坐診,目前是河南省人民醫院仍在坐診的年齡最大的專家。90歲之前,除了門診的工作,他還到病房查房、管病人。
多年來,朱缽坐門診養成一個習慣,每天8點鐘開始的門診,他最少提前15分鐘到。坐診中,極少有人見他去衛生間,帶的一瓶水也往往原封不動,一坐就是一上午。中午12點前,他沒離開過診室。不管多晚,也會把最后一個病人看完再下班。談及為何這樣拼?朱缽直言:“找我看病的多是在基層看不好病的重癥患者。他們有的在很多地方看過,或許耽擱病情,或許誤診誤治,本身已經很痛苦了。我是共產黨員,理應對群眾的病痛做到感同身受?!保ㄘ熑尉庉嫞焊哧珊?吳潔)